只需網上備案
深圳率先試點實行醫師多點自由執業,深圳范圍內,由原來每名醫師最多3個執業點改為不受地點數量限制。符合多點執業條件的醫師多點執業,無須再經過其所在的醫療機構批準,但須在深圳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指定的網站上先完成備案。
深圳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處處長廖慶偉23日表示,《深圳市醫師多點自由執業的實施細則》已交由廣東省衛生廳審批,預計將較快獲得同意。如果該細則實施有效,會對國家的衛生醫療服務體系改革有比較大的推進。
但廖慶偉同時也表示,該細則的推行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次的改革是在法律框架不變的情況下做試點推行,過去舊的醫療制度已經實行了20多年。現在一方面要推行改革,在醫師可監管的狀態下,保障病人的安全;另一方面要確保不對現有的醫療機構運作造成沖擊性的影響。
針對該細則正式實施后是否會出現井噴現象,廖慶偉表示,醫生的職業比較嚴謹,醫務人員日常工作比較忙碌,每個醫生每日都超負荷工作,除了診療,還有教學、科研、繼續教育學習等安排。因此,醫生本人會通過理性分析,合理執業,并不會因為改革而突然出現大幅度的增漲。若在多點執業過程中發生醫療事故,將按照醫師本人與該多點執業醫院簽定的勞動關系合同的相關內容來承擔后果。
無需公立醫院批準
深圳醫生多點執業即將向自由執業轉變。近日,市衛人委透露,《深圳市醫師多點自由執業實施細則》已經報廣東省衛生廳批示,批準后即可執行。市衛人委亦要求,深圳各大公立醫院在九月前上交本院細化方案,如果順利,自由執業將在年底前在深圳鋪開。
作為第一個試點自由執業的城市,深圳本輪改革不可不謂是大刀闊斧。目前正由衛生廳審批的《深圳市醫師多點自由執業實施細則》將在原有多點執業方案上有兩大改變:一是已在深注冊的醫師,多點執業無須經過醫療機構的批準,也不用報市衛人委審批,只要在市衛人委指定的網站簡單備案即可;二是在深圳市范圍內,醫師多點執業不受執業地點數量限制。這也就意味著,若公立醫院醫生希望參與多點執業,原單位將無法阻撓。
深圳曾經在2010年12月出臺關于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但由于附加了“必須原單位同意”的條件,導致真正擺脫體制束縛者寥寥。衛人委相關工作人員透露,推行多點執業試點三年多來,深圳只有一位在職的公立醫院醫生主動向市衛人委申請到民營醫院多點執業。但實際上,未向原單位報批,而偷偷執業的醫生大有人在,但這也為發生醫療糾紛時的責任問題埋下“剪不斷,理還亂”的伏筆。
相關人士透露,此舉的初衷在于,解除公立醫院對醫生束縛,讓醫生行使自由執業的天賦權力。通過解放醫生的生產力,讓市場規律發揮作用,讓更多市民可以在民營以及公立醫療機構不用排長隊即可享受到專家服務。此外,也是通過自由執業,鼓勵醫生通過自己的誠實勞動,來獲得更多合法收入,改善目前收取紅包和回扣的現狀。
而愿意多點執業的醫生無需經歷繁瑣手續,只要在深圳衛人委進行網絡備案即可。對此,官方表示,希望醫生加強自律的同時,官方也會通過追溯,來加強監管。
而公立醫院醫生到其他民營機構執業,或者效仿急診女超人于鶯自立門戶,會不會導致本來就很緊張的醫療資源被繼續攤薄。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透露,“醫生本身也是有自律性的。一個醫生如果動完手術以后一個星期找不到人了,術后的工作都交給別人了。這樣的醫生在醫院怎么立足,病人怎么評價你?所以想要多點執業的醫生,首先還是要立足本單位做好工作。”
廖新波透露,讓醫生自由流動,有利于形成醫生的市場價值,促進醫生通過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來贏得患者口碑,另一方面,也可促進公立醫院自身提高待遇,達到留人的目的。同時也倒逼目前靠發論文以及職稱來評價醫生好壞與否的畸形制度。
“身在曹營心在漢”?
“如果翅膀硬了全部飛出去找食吃,其實對辛苦培養他們的公立醫院也不公平”,深圳一家三甲醫院的相關負責人透露,對于目前吐槽的醫生薪資結構不合理,醫院也不是始作俑者,將板子打在醫院身上未免有失公允。他透露,對于衛人委要求各大醫院在九月上交細則,目前院方正在研究對策,由于醫生的時間相對自由,院方無法阻撓“變心的翅膀”,但可以通過加大工作量,以及適度實施打卡制度,讓醫生的心沒那么“野”。
這位負責人坦言,由于公立醫院無法提供與民營機構相匹敵的待遇,因此最害怕的就是醫院醫生“人在曹營心在漢”,在安排工作量太大的情況下敷衍本職工作,導致公立醫院醫療糾紛和患者投訴增加。“醫院除了支付工資,還要承擔醫生的培訓費用以及養老工資發放,如果他們的價值可以通過市場實現,那么是不是代表醫院需要提成,是不是意味著醫院不用再進行投入?”他表示,雖然官方有要求,但醫院肯定會想辦法阻止,不會允許這種現象泛濫。
僅百余人申請?
過去要求醫生執業地點不超過三個,現在沒有數量限制,無須再經過醫療機構和第一注冊地批準,同時,深圳醫療機構要制定相應政策確保落實。
這是深圳進一步推進醫師多點自由執業的創新要點,意在“取消**審批,使醫生多點執業成為醫生自主行為”。
昨日,深圳市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下稱“深圳衛計委”)醫政處處長廖慶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已經將《深圳市醫師多點自由執業實施細則》(下稱《細則》)報送廣東省衛生廳批示,且“審批應該會很快,沒問題”。
深圳2010年試點相關政策以來,申請多點執業的醫師只有170人,整個廣東省16萬多名注冊醫師,僅有3800多人申請。深圳此次報送《細則》是為了在現行框架下進一步為醫師多點執業排除審批障礙,促進醫師資源流動。
22日,深圳的《細則》獲得了前來視察工作的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的贊許。李斌表示,要在國家層面出臺相應細則,進一步推動醫師多點自由執業。7月29日,國家衛計委將在深圳召開進一步推動醫師多點自由執業的研討會。
在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看來,醫師多點執業是一種市場化的手段,可以有效解決醫療資源缺乏的問題,甚至能夠“倒逼中國的政策和社會對醫生價值的尊重”。
深圳一家三甲公立醫院的醫生對本報記者說,醫生對多點執業的需求肯定是有的,有的醫生有一定能力,但可能所在醫院人才太多,沒有多大機會,他可以申請多點執業,到中小醫院去開刀。
深圳《細則》目的是盡量給醫師“松綁”。廖慶偉解釋說,如果一個在A醫院的醫生想到B醫院執業,只要和所在地醫院的科室溝通好,B醫院愿意接受,并簽好協議,在指定網站完成備案就可以根據兩個醫院的排班來多點執業了。備案是為了利用信息化工具,能夠追溯醫生究竟去了哪里,有利于監管,也有利于醫生自身責任心的加強。
而醫院和醫生之間利益關系的協調才是醫師多點自由執業的關鍵。上述公立醫院醫生說,“最重要的問題是,中國內地每家醫院都是競爭的關系,醫院會千方百計留住病人,如果好醫生都去其他醫院執業,病人也流失了怎么辦?每個醫生的工作量都很大,到其他醫院執業,和原來醫院如何定薪酬?在晉升方面,到其他醫院行醫的人肯定不如把精力百分百投入到本院工作的醫生”。
深圳的《細則》并未對醫生和醫院的利益關系做出規定。廖慶偉說,這是醫院層面的事兒。**不會干預那么細,這是醫院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的,但我們要求深圳醫療機構制定內部醫生管理規章制度來確保落實,并要求公立醫院不能限制醫生多點執業。
這也是廖新波的擔心所在,“醫院可以從其他方面限制醫生。因為醫生還不是社會人,還是由醫院控制。醫生不經醫院同意,也不敢大膽地向前走。”
深圳的《細則》至少邁出了一步。廖慶偉說,改革后會進行系統評估,評估后也會進行相應調整,同時醫生的薪酬制度、醫師培養機制等都在做相應的配套改革。
上述公立醫院醫生說,按照目前的情況,只有名醫有條件轉換到更多醫院去執業,他們不用考慮在本醫院的晉升問題,和醫院溝通方面也更有話語權,尤其是老中醫多點執業會更加便利。
看上去很美
《深圳市醫師多點自由執業實施細則》已經報廣東省衛生廳批示,該方案較原有多點執業方案有兩大改變:一是已在深圳注冊的醫師,多點執業無須經過醫療機構的批準,也不用報市衛人委審批,只要在市衛人委指定的網站簡單備案即可;二是在深圳市范圍內,醫師多點執業不受執業地點數量限制。這意味著,若公立醫院醫生希望參與多點執業,原單位將無法阻撓。
在西方發達國家,醫生自由執業的有效性已經得到實踐檢驗。但是,在我國目前的醫療體制下,這一制度能否有效實施并達到預期目的,仍有不少疑問和擔憂。
首先,在當前高水平的大型公立綜合醫院,很多醫生已經是超負荷工作,而自由執業之下,醫生額外去多打一份工,精力是否允許?如何保障其在公立醫院的工作質量不下降?會不會“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其次,公立醫院的醫生,其所有的能力和成績,除了個人的努力外,還有醫院的投入培養和龐大的輔助系統支撐。一個醫生能做高水平的手術,其背后站著麻醉醫生、助手乃至護士組成的一個高水平團隊,同時有醫院強大的醫技科室和硬件設施支持,還有其他科室的專家保駕護航。離開這些,“自由”的醫生能否發揮出水平?
再次,人才是核心的競爭力,所以各家公立醫院都在不遺余力地培養自己的頂尖人才,如果有朝一日發現不過是給民營醫院“做嫁衣”,又有誰愿意繼續投入當別人的“培訓基地”?資本天生就是逐利的,能夠通過挖角解決的絕不會自己培養,這在前些年的“技工荒”中早已暴露無遺……
此外,所謂的體現醫生的價值,不過是到民營醫療機構坐診能夠收取高額的診金,這會不會導致醫生的嫌貧愛富?醫生還是那個醫生,病人還是那個病人,不過是看病的地點和收費變了而已,和醫療水平的提高沒有半毛錢關系。既然收費就能體現醫生價值,就能分流病人,那在公立醫療機構內部開設的同樣能解決問題的特需門診,何以被批得體無完膚?
還有,面對醫患矛盾,民營醫療機構的開出的藥方是“對于一些態度不遜的患者,將被拉入黑名單,下次拒絕為他服務”。如此導向之下,就難免自由的醫生把“好”病人引向自己在民營機構執業的“自留地”,而把“壞”病人留給公立醫院的老東家,于是乎出現民營醫院“吃肉”,公立醫院“啃骨頭”的局面。
由此看來,在我國醫院間推進輔助檢查通認都舉步維艱的時候,在醫生在不同級別公立醫院多點執業還是一鍋夾生飯的時候,推行醫生自由執業,恐怕只能是看起來很美……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