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成因“大揭密”
2013-01-24 09:04
閱讀:2520
來源:好醫365
作者:網*
責任編輯:網絡
[導讀] 血液疾病越來越多,血栓成一大破壞,是什么影響我們正常的血液,血栓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家都知道,血栓是血液發生部分聚集,形成團塊的現象,可能影響血液流動,也可能阻塞血管,引發疾病。那么,什么原因會導致血栓?
血液疾病越來越多,血栓成一大破壞,是什么影響我們正常的血液,血栓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家都知道,血栓是血液發生部分聚集,形成團塊的現象,可能影響血液流動,也可能阻塞血管,引發疾病。那么,什么原因會導致血栓?
血液成分改變
不論什么原因導致的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增加、纖維蛋白溶解酶數量減少、抗凝血因子減少等都是血栓出現的可能因素。
引發血液成分發生改變的常見因素有:
1.年齡增長,血液循環中出現了內毒素、凝血酶、纖維蛋白原、免疫復合物等;
2.先天性凝血因子的結構發生改變或數量增多;
3.凝血因子在人工心臟、人工血管、人工瓣膜、體外循環中被激活;
4.由于感染、組織損傷、腫瘤細胞、內毒素血癥、炎癥、免疫復合物等使組織因子進入血液,從而影響循環。
血流因素
血流變慢。如心力衰竭、靜脈受壓、長期臥床都容易導致下肢靜脈發生血栓;動脈粥樣硬化或其他因素使得血管受壓彎曲、狹窄收縮、分叉,血流不順暢形成渦流,渦流中長期大量滯留血細胞,便會形成血栓。
血液黏度高。血液自身察覺到溫度下降,黏度隨之增高,竟而導致血栓。
血管因素
細菌、病毒、一氧化碳中毒、血乳酸增高、兒茶酚胺增高、內毒素、凝血酶、腫瘤壞死因子、放射線、高血壓、高血糖、免疫復合物、補體激活的產物、白介素等血管容易受傷的疾病,也是血栓形成的一個因素。
血栓擋住血液“流向”
血管被稱為人體生命的通道,遍布全身的各個角落,由靜脈和動脈構成封閉的血液循環系統。將全身的單根血管排列,長度有15萬公里,相當于赤道周長的四倍。血液在血管中流動,一天要行走的路程約26.4萬公里。
血液可以循環往復,不停在血管中流動,離不開凝血和抗凝血兩個系統,這兩個拮抗系統只有在保持動態平衡時,血液才可正常的流動。血液流動最大的功能就是將人類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氧氣等各種營養運送到身體的各個地方,保證人們身體是健康的、活動是正常的。如果相互拮抗的動態平衡受到破壞,血液凝固就會形成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