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度、肯尼亞和美國等國家的科研人員合作,新發現了一種能夠抑制結核分枝桿菌生長的化合物。相關論文日前發表在最新一期《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志上。
據介紹,結核病是一種古老的疾病,其致死病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結核分枝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原體,常規化學藥物治療至少耗時6個月,且耐藥現象嚴重。二氫葉酸還原酶催化產生的四氫葉酸是合成嘌呤和胸腺嘧啶的重要底物,抑制該酶的活性可以阻斷DNA和RNA的合成,從而殺滅病原菌。
該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由上海藥物科學研究所、國家新藥篩選中心主任王明偉研究員領銜,科研人員通過對結核分枝桿菌的二氫葉酸還原酶開展高通量篩選和藥效學評價,發現了一個特異性抑制劑。這一化合物能阻斷二氫葉酸還原酶的活性,讓結核分枝桿菌的DNA和RNA無法合成,從而抑制這種病菌的生長。
專家認為,結核病多發于發展中國家,屬于"貧窮所致疾病".該研究成果有望為新的治療結核病藥物探出路子。據悉,世界衛生組織將開展全球招標,讓這一新發現的結核病抑制劑早日轉化為臨床用藥。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