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與糖尿病風險增加相關。僅在服用他汀藥物的患者中,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可增加糖尿病風險。該研究近期發表于《糖尿病護理》雜志。(Diabetes Care 2015 Jun 12;)
由以色列理工學院Naomi Gronich博士及其同事進行的這項研究分為兩階段,先通過計算機高通量處理程序從大量生物醫學數據中篩選出可能導致他汀藥物相關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再開展一項觀察性隊列研究對最顯著的危險因素進行確認,采用泊松回歸多變量模型評估糖尿病發生率比值(rate ratios,RRs)及95%可信區間(CI)。
在觀察性研究隊列中,根據傾向評分結果,共有39263名未使用他汀藥物的患者與20334名依從性好的他汀藥物使用者匹配,從2004-2005年隨訪至2010年底。
多變量模型分析結果顯示:
● 甲減和亞臨床甲減都可以使糖尿病風險增加(RR分別為1.53 [95% CI 1.31–1.79]和1.75 [1.40–2.18])。
● 無論是否使用他汀,甲減均增加糖尿病風險(RR分別為2.06 [1.42–2.99] 和1.66 [1.05–2.64])。
● 僅在使用他汀的患者中,亞臨床甲減顯著增加糖尿病風險(RR 1.94 [1.13–3.34]),非他汀使用者 RR 1.20 [0.52–2.75].
● 接受甲狀腺激素替代治療的甲減患者,糖尿病風險不增加。
研究人員在結論中寫道,“甲減是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在服用他汀類藥物時,亞甲減也會顯著增加糖尿病風險。早期診斷和治療甲減及亞甲減可能會減低糖尿病風險。這些結論仍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證實。”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