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老年糖尿病與年輕患者不同,老年人發病常常有一些自身的特點,本文分上下篇就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特點和治療原則方面進行敘述,使讀者可以充分地認識和了解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個體化治療,進而取得更好地診治效果。
老年糖尿病的治療原則與普通糖尿病人大致相同,同樣要靠“五駕馬車”,只不過需要結合老年人的特點,在某些細節上做適當的調整。
1、適當放寬控糖目標,減少低血糖風險
糖尿病需要個體化治療,把安全放在首位,因為老年人發生一次嚴重低血糖,有時足以抵消他一生控制血糖的全部獲益“.為了降低低血糖的風險,老年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標準可以適當放寬一些: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0.0mmol/L為宜,對合并有嚴重并發癥,頻發低血糖、病情不穩定或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者,空腹血糖<8.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2.0mmol/L也是可以接受的。
2、飲食治療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自身特點
老年糖尿病患者飲食治療的基本原則與一般糖尿病患者相同,但須注意以下幾點:①熱量控制要因人而異,對肥胖患者,適當限制熱量攝入,控制體重;對消瘦、營養不良的患者,要適當增加熱量攝入,糾正營養不良;②在食物種類上可適當放寬要求,避免因偏食而造成厭食及營養不良;③消化吸收能力差,選擇食物應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質量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等);④通常合并其他疾?。ㄈ缒I病、高血脂、高血壓等),須同時兼顧上述疾病的飲食要求。
3、運動治療要量力而行
老年糖尿病人在實施運動治療前一定要做一次全面體檢,了解病人心肺功能狀況,以便確定病人是否適合運動。凡有下列情況者,均不適宜運動治療:①不穩定性心絞痛;②嚴重或未控制的高血壓;③嚴重下肢血管及周圍神經病變;④嚴重糖尿病腎病;⑤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⑥血糖忽高忽低、波動較大者。
老年人由于體能下降,肌肉萎縮,在開始運動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而且不宜選擇強度太大的運動方式。有氧運動項目(如快步走、慢跑、打太極拳、健身操等)比較適合于老年人;運動應在飯后1小時開始,每次活動時間不少于半小時,每周不少于5次;運動后每分鐘的心律掌握在”170-年齡“上下為宜;運動要求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出時應攜帶糖尿病保健卡,以便發生意外時得到幫助;外出活動時要隨身攜帶含糖食品或飲料,同時告訴家人活動的時間和地點;夏天運動要注意多飲水,預防運動中發生低血糖。
4、藥物選擇須慎重
老年人各個臟器的生理功能隨著增齡明顯減退,再加上多病纏身,使之對藥物的耐受性明顯下降,因此,一定要格外注意藥物安全性問題。為了降低低血糖風險,應盡量避免服用降糖作用強且持續時間長的降糖藥(如格列苯脲等);對有冠心病同時合并心衰浮腫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應避免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如羅格列酮);對于肝腎功能不全、有慢性缺氧性疾?。ㄈ绶涡牟。┮约?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糖尿患者,應避免服用雙胍類藥物。
老年人記憶力差,容易忘事,漏服或重復用藥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用藥簡單方便、患者依從性好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問題。餐時血糖調節劑(如諾和龍)起效快而又安全,隨餐服藥,不進餐不服藥,病人不容易漏服;再比如,格列美脲、達美康緩釋片、二甲雙胍緩釋片等藥物,藥效維持時間長,每日只需服藥1次,簡單易記,患者依從性高,這些藥安全性好、服用方便,比較適合于老年患者。
5、全面控制、綜合達標
由于老年糖尿病人往往存在多種代謝紊亂及病癥, 因此在控制血糖的同時,應進行降壓和調脂治療,并力求達標。提倡小劑量阿司匹林抗栓,同時治療合并的心腦血管、神經、腎臟和視網膜病變,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