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醫生多點執業是新醫改的重要內容,去年廣東省獲得醫師多點執業全國唯一省級試點單位。深圳醫生將可“自由執業”,無需市衛人委和所屬醫院的審批,只要自己到網上備案即可在本市多點執業,同時還不受地點數量的限制。據記者了解,200多名在深圳註冊的香港醫生將成為多點執業合法化政策的首批受惠者。
網上備案即可
作為廣東省“自由執業”新試點的首個城市,此次深圳報省衛生廳審批的《深圳市醫師多點自由執業實施細則》有兩個大膽的突破:一是已在深註冊的醫師,多點執業無須經過醫療機構的批準,也不用報市衛人委審批,只要在深圳市衛人委指定的網站簡單備案即可;二是在深圳市范圍內,醫師多點執業不受執業地點數量限制。
按內地現行規定,醫生必須同時擁有“醫生資格證”和“醫生職業註冊證”,方可合法執業。而這種高度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意味?每個醫生都必須屬于某個合法醫療機構,從而失去自由流動的機會。他們不但很難在私人診所註冊,甚至連服務于其他醫療機構的機會都很少。此前,某些醫術高明的醫生常常要“走穴”,即以不公開方式服務坐診其他醫院,并偷偷獲得灰色收入。
據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透露,廣東爭取為醫生多點執業試點的初衷是為香港醫生設置,因為香港醫界已就此問題呼吁多年。一些已在廣東獨資或合資開辦診所的香港醫師,由于經營狀況好,又看準內地市場,希望開辦連鎖店,但這一計劃因內地不允許醫師多點執業而陷入困境。
港大深圳醫院去年7月試業,現有100多名香港醫生已成為深圳的註冊醫生。據統計,當前共有200多名香港醫師擁有深圳行醫資格,大部分通過申請認定方式獲得內地《醫師資格證書》。
醫生患者雙贏
深圳衛人委醫政處處長廖慶偉說,廣東省衛生廳對深圳的細則非常認可,報送審批只是程序。他說,改革對醫生多點執業完全放開,取消了行政審批,解除了醫院對醫生的束縛。對于有爭議的“為何還需要網上自助備案”,廖慶偉解釋說,這其實是對醫生和患者的保護。備案讓醫生多點執業合法化,而醫生公開執業地點、執業時間讓社會監督,也有利于加強自律。衛生行政部門也可通過網絡備案追溯醫生去了哪里,利于監管。
他認為,能到內地的香港醫生醫術普遍較高,他們的法律觀念也比較強,多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進入內地行醫,一般不會固定在一個“點”。如果可以多點執業,將會進一步促進醫療資源的利用,令各地區民眾能得到更好的醫治。
此外,深圳也將借鑒香港的經驗,將網絡備案交給醫師協會負責,**學會放手,由更加專業的醫師協會來評判和監管醫生,實現專業自治。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