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腫瘤及臨界性腫瘤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切除必須徹底,治療不當極易導致復發及惡變。纖維 瘤切除不徹底,反復復發變為纖維肉瘤;咽部的**狀瘤有報道切除13次,反復發作經顱咽管達中耳, 成為形態上高度惡性的**狀癌;皮膚交界痣切除不徹底發展為惡性黑色素瘤等等。因此,腫瘤的第一次治療正確與否極為重要。
惡性腫瘤的治療,手術切除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惡性腫瘤的手術須嚴格遵循一般外科學原則,無菌操作,減少組織損傷及注意出血止血等基本操作。此外,在擬定治療方案時有其特殊要求,如:
①根治手術前必須確診,必要時術中行冷凍切片爭取正確的病理診斷;
②對腫瘤的范圍與分期應有所估計;
③機體的狀況與反應性的估計也是擬定治療方案的重要因素。
自1809?1894年Halsted發表了典型的乳腺 癌根治術以來,就奠定了手術治療的原則。以后有人為了減少轉移復發,術中盡早結扎相應靜脈血流,避 免瘤細胞血行擴散,提出了無瘤技術(mm-touch technic)的概念與措施,對不同部位腫瘤提出不同規范, 如乙狀結腸癌先結扎腸系膜動靜脈,并結扎腫瘤兩端腸管。
外科手術為一種方法,在腫瘤的診治中,隨應用的目的不同可分為預防性、診斷性、對癥性、根治性等,現分述如下。
(一)預防性手術
對黏膜白斑、乳腺囊性小葉增生、大腸腺瘤**肉、慢性胃潰瘍、大腸血吸蟲肉芽腫、位于手足易摩擦部位的黑痣、老年角化癥等癌前病變的切除治療。
(二)診斷性手術
腫瘤組織病理學檢查的標本來自經不同手術,包括對小的腫瘤切除病理檢查、大的腫瘤作穿刺取材檢查,或術中切取小塊組織送冷凍切片診斷或常規病理檢查。位于四肢者,如需截肢取材時在雙重止血帶下 切取。有潰瘍者切取小塊送檢。對深部或胸、腹腔、顱骨內常需開顱、開胸、開腹,發現腫瘤后活檢證 實,如可能則立即進行治療性手術等,所謂的探查術即在獲得診斷后進行相應的治療。
(三)對癥性治療或姑息性切除
此種手術屬解除癥狀而非根治性手術,以解除病人痛苦,改善生存質童。如:
①空腔臟器梗阻時行捷徑手術,如晚期胃癌幽門梗阻行胃空腸吻合,胰頭癌膽道梗阻行膽總管內引流,直腸癌梗阻行人工**等;
②潰爛出血的乳腺癌,根治困難時行單乳切除以解除痛苦;
③去勢手術治療激索依賴性腫瘤,如乳腺 癌者行卵巢切除,前列腺癌行睪丸切除;
④晚期腫瘤行減體積手術(reductive surgery)以提高化療效果, 因大腫瘤存在封閉因子,切除大塊腫瘤,可減少封閉因子,提高免疫功能;
⑤輔助性手術,如動脈內插管 化療爭取腫瘤縮小,行二期切除腫瘤,如肝動脈介入化療后肝癌縮小爭取切除;
固定的直腸或子宮頸癌手術切除困難,先行股動脈插管化療;乳腺癌行頸橫動脈插管化療,頭頸部腫瘤經顳或舌動脈插管化療等。
(四)復發或轉移灶的手術治療
對于手術后單個的肝、肺、腦轉移灶的切除治療,仍可爭取5年生存率,故應持積極態度。對放療后 局部復發者有可能再手術,如宮頸癌、喉癌、口腔癌等。胃腸道癌吻合口復發亦有再手術切除者。肉瘤術 后復發率較高(25%?90%),易產生血道轉移,僅局部復發發展緩慢的可爭取再切除根治,如皮膚纖維肉瘤。
在腹腔,由于胃腸癌術后易腹腔內復發,故有人提出在第一次根治術后6?12個月再剖腹探査,即第二次探査(second-look surgery)。仔細探査原手術部位、全腹腔及盆腔,如無復發則每間隔6?12個月探 查1次,而并非有癥狀者探査,
(五)根治性手術
根治性手術為手術治療的目的,但并不排除術后的各種輔助性治療。有的學者主張在原擬訂根治術基 礎上進一步擴大手術范圍,稱擴大根治,或稱超根治術,如乳腺癌擴大根治即在原根治范圍外增加內乳區 淋巴結清掃,直腸癌擴大根治即包括了清掃閉孔窩淋巴結群。也有由于根治術范圍過大而加以改良,如保留胸大、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近些年結合檢測哨兵淋巴結的保乳手術,術后放、化療達根治目的。
各種癌瘤根治性手術要求:
①應將原發灶與區域淋巴結做整塊切除,自四周向原灶中心解剖;
②術中做活檢者應按污染性手術處理,更換手套與器械及手術野消毒巾;
③術中不應切入腫瘤或與淋巴結之間組 織,以免癌細胞污染創面。
肉瘤的根治術根據部位而定。切除范圍應包括其周圍3cm的正常組織,如皮膚隆突性纖維肉瘤,其 下筋膜切除亦應擴大1-2cm。如來自肌肉者應包括肌肉的起止點切除,故如截肢應在其起止點以上。如 侵及神經應取切斷面的神經做冷凍切片,因腫瘤易沿神經轉移。如條件許可,肢體肉瘤切除應在控制血流 或雙重止血帶下進行,以防止血道播散。
術中為防止腫瘤播散的措施包括:
①以紗布墊或膠布封閉保護隔離好有創面的癌表面;
②截肢者不采 用抬高患肢減少失血的方式,以避免腫瘤細胞回流;
③切口要足夠,以免分離腫瘤時及腹內腫瘤托出時受 擠壓;
④保護好剖腹切口,以避免腫瘤細胞創口種植;
⑤探查胸腹腔內腫瘤自遠處腫瘤部位到近瘤,以免 癌細胞擴散種植;
⑥盡早結扎與腫瘤交通的血管,采取無瘤技術;
⑦術后以蒸餾水沖洗腹腔,創面以0.01%氮芥或0.125%-0.25%氟尿嘧啶(5-Fu)浸泡5分鐘,以防腫瘤局部種植。術后及時應用輔助化療,一般在2-4周以內開始,在播散的癌細胞形成轉移灶以前進行。
在腫瘤手術治療中有激光手術切割或激***化治療,快速簡便出血少,正常組織損傷少,多用于頭面部。超聲手術切割亦是出血少,損傷少,現已較成功地應用于顱內腫瘤及肝葉切除等手術。冷凍手術為應 用液氮氣化后降溫原理,有插入冷凍及接觸冷凍等方法,組織冷凍壞死后具有免疫治療作用。應用于腦腫 瘤、血管瘤,具有出血少、安全、組織反應較輕的特點,對淺表皮膚腫瘤,效果亦較顯見。腫瘤外科是依 托于其他相關學科深化而發展的,腫瘤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現,理想的腫瘤根治手術是最大限度達到根治 H的,最小范圍的損傷或創傷。微創外科隨著早期病人易于診斷而更顯得重要,各種內腔鏡檢測技術為腫瘤外科開辟了新領域。術前化療的新輔助化療等均有助于手術切除及治愈率的提髙,惡性實體腫瘤以外科為主的個體化綜合治療的概念已成為腫瘤治療的常規選擇方案。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