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障礙病人的營養狀況與代謝的主要變化是什么?
2018-04-23 10:38
閱讀:3914
來源:危重病醫學主治醫生600問
作者:人***天
責任編輯:人間四月天
[導讀] 肝臟是機體代謝的中心器官,在肝F臟病變時,如肝硬化、梗阻性黃疸等,肝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受損,使其對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能力下降,并出現不同程度的代謝障礙。
肝臟是機體代謝的中心器官,在肝F臟病變時,如肝硬化、梗阻性黃疸等,肝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受損,使其對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能力下降,并出現不同程度的代謝障礙。肝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性降低,葡萄糖耐量下降,肝糖原儲存減少,加之手術創傷的應激多較嚴重,如肝切除、肝移植、胰十二指腸根治等術后出現胰島素阻抗,使葡萄糖的利用進一步下降,血糖升高。蛋白質合成減少,氧化分解增強,導致負氮平衡與低白蛋白血癥。免疫球蛋白的水平進一步下降,使機體抵御感染能力降低,從而可使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增高。肝功能障礙時血漿氨基酸譜的改變主要為支鏈氨基酸血中濃度降低,而在肝臟代謝的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等)等血中含量增加,正常情況下BCAA/AAA比值為3~3.5,肝性腦病時此值下降肝功能障礙時,HDL與VLDL合成下降,使脂肪轉運受阻.
這在手術后更為明顯。此外,肝細胞受損情況下,脂肪的代謝能力下降。膽道梗阻時,膽紅素、膽鹽、磷脂及TG、Tch逆流人血,使膽固醇卵磷脂?;D移酶(LCAT)及脂蛋白脂酶LDL)活性降低,從而導致3種脂蛋白成分變化與高脂血癥,膽固醇升高尤明顯。機體處于脂肪饑餓狀態及脂解激素水平升高,使脂肪動員加速,血中FFA濃度增高。同時,必需脂肪酸(EFA)消耗增加及攝入不足易導致EFA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