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肺結核合并哮喘
研究發現肺結核者較健康人組并發哮喘者高5倍。其原因可能為:(1)結核菌直接損害支氣管,且其代謝產物又可使支氣管反應性增高;(2)結核可繼發病毒感染誘發哮喘;(3)抗結核藥導致過敏反應,有報導發生率約1.5%。
6、肺結核并發矽肺
矽肺是塵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是由于長期吸入大量含有游離二氧化硅粉塵所引起,以肺部廣泛的結節性纖維化為主 的疾病。嚴重時影響呼吸功能,喪失勞動能力。由于矽塵損害吞噬細胞功能,并影響外周細胞,干擾淋巴因子生成,故影響免疫功能而易發結核。肺結核是矽肺常見 的并發癥,高達20%-50%,尸檢較生前發現的更多,約36%-75%。此并發率隨矽肺病期的進展而增加,Ⅰ-Ⅱ期并發肺結核者為20%-40%,Ⅲ期 達70%-95%。矽肺直接死因中肺結核占45%。矽肺并發結核時,相互影響,加速惡化??沙霈F結核中毒癥狀,痰中找到結核菌。結核空洞常較大,形態不規 則,多為偏心,內壁有乳頭狀凸起,形如巖洞。結核病變周圍胸膜增厚。矽肺合并結核的抗結核治療,用標準方案,療程較單純肺結核稍長。 結核病患者因呼吸道對粉塵清除功能降低也易并發矽肺。
7、肺結核與肺癌的關系
肺結核是否發展成肺癌:迄今為止的臨床科研資料提示,肺結核與肺癌的發生沒有直接的關系。肺結核是結核菌感染引起 的呼吸道傳染病,而肺癌是與吸煙,大氣污染和免疫功能低下有關的腫瘤性疾病。但是肺結核對肺部造成慢性損害,影響了支氣管粘膜上皮的正常功能和機體的免疫 抗病毒狀態,對肺癌的發生有間接的促進作用,肺結核鈣化的病灶、結核性瘢痕、陳舊性空洞壁及其支氣管、肺泡上皮細胞增生、增殖等與肺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 系。年輕時患肺結核,治愈出現鈣化灶,有些病人老年后又患肺癌,臨床上經常發現陳舊性肺結核合并肺癌的病例。肺癌如果與活動性肺結核并存。更容易給診斷造 成困難。結核病人一般年輕者多,肺癌病人老年者多,但目前結核病老年化趨勢已在國內表現出來,肺癌年輕患者的比例也在增加,當兩者存在時,往往由于結核病 灶的存在或痰中找到結核桿菌而忽視肺癌的診斷。
對肺結核患者,遇到下述情況,應高度警惕有肺癌并存的可能:
(1)40歲以上男性患者,有長期吸煙史;
(2)有刺激性咳嗽,持續性胸痛,氣短、消瘦,癥狀與X線病變不符者且進行性加重;
(3)合并有胸水,胸水增長迅速,病灶陰影擴大,或在其它部位出現新病灶;
(4)X線胸片見腫塊呈圓形及團塊狀,直徑大于3cm,腫塊呈分葉狀,邊緣不規則呈毛刺樣,伴有肺門淋巴結腫大及肺不張。
8、胸壁結核的特點
為最常見的胸壁疾病,其病變可能侵犯胸壁各種組織。常見于30歲以下的青年人,男性較多。大多數病人癥狀不明 顯,或有輕度疼痛。膿腫可自行破潰,形成慢性久不愈合竇道,病變多見于胸前壁,胸側壁次之,脊柱旁更少。胸壁結核絕大多數為繼發性感染。最常見的原發病變 是肺結核、胸膜結核或縱隔淋巴結核。然胸壁病變的程度并非與肺、胸膜病變的輕重成正比,臨床上看到往往在出現胸壁膿腫時,其原發病灶,可能靜止或愈合。
由肺、胸膜的原發病灶侵入胸壁組織,可有三種途徑:
①結核菌由肺或胸膜的原發病灶經淋巴侵入胸壁組織,此為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早期,結核病變僅局限于胸壁淋巴結,以及附近的軟組織。隨著病變的進展,肋骨,胸骨及肋軟骨有可能先后亦受到損害。
②肺或縱隔的結核病灶穿破胸膜后,直接入胸壁各種組織,包括胸壁軟組織以及骨和軟骨都可受到損害。此種病變組織常常和肺、胸膜的原發結核灶多可相互串連。
③結核菌經血循環侵入胸壁組織,病原菌破壞肋骨或胸骨,引起結核性骨髓炎。病變進展時可穿破骨質及骨膜,侵入胸壁軟組織。
不論由哪一種途徑侵入胸壁,晚 期由于病變擴大,胸壁組織都會受到破壞。早期胸壁結核沒有明顯癥狀,起初可為不紅無熱的膿腫,亦可能有輕微疼痛,但無急性炎癥征象。在按壓時可能有波動 感,穿刺可抽出乳白色膿液或少量干酪樣物質,涂片或普通培養無化膿細菌可見。病變繼續發展,腫塊逐漸長大、變軟、穿破皮膚,形成久不愈合的慢性竇道,長期 流膿。X線檢查對胸壁結核的診斷很有幫助,有可能顯示肺或胸膜的結核病變、肋骨或胸骨的破壞,胸壁軟組織陰影。但肋軟骨病變常常不能在X照片上顯出在胸壁 疾病中,最常見的是胸壁結核,因此,對沒有急性炎癥之胸壁包塊或已有慢性竇道形成者,就考慮胸壁結核之診斷。如患者肺部或其他器官亦有結核病,診斷為胸壁 結核可能性就更大。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是從穿刺膿液中找到結核桿菌;或取竇道處肉芽組織病理活檢確定診斷。
結核病是一種全身慢性感染,胸壁結核只是其局部表現,因此,在治療上必須加強病人機體的抵抗力及抗癆藥物治療。在合并有活動性肺結核或較廣泛的肺門淋 巴結核病人,不應采取手術治療。只有在肺部或全身其它部位的結核病得到有效控制和基本穩定以后,方可對胸壁結核施行手術治療,徹底切除膿腫、竇道及破壞的 肋骨,然后放引流條,創口內留置鏈霉素2克,徹底止血后,縫合傷口,加壓包扎。在抗菌素幫助治療下,一般均可一期愈合。術后繼續應用抗癆藥物三個月以上。 對于較小的胸壁寒性膿腫,可試行穿刺排膿及腔內注射抗癆藥物治療,在盡量抽空積膿之后,注入鏈霉素0.5克,并行加壓包扎,每三日重復一次,再配合全身藥 物治療,有部分病人可獲痊愈。對單純的胸壁結核膿腫,不應進行切開引流。已有繼發感染的病例,應先行切開引流,并用抗菌素控制感染,等繼發性炎癥完全控制 后,再作病灶切除治療。如已有慢性竇道形成,在經過局部及周身抗感染及抗癆藥物治療后,應作胸壁竇道及結核病灶的徹底切除手術。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