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高血壓可分為良性和惡性兩型。惡性又稱急進型高血壓,舒張壓很高,引起腎臟壞死性小動脈炎,氮質血癥,如不治療,大約一年死亡。惡性高血壓在原發性高血壓中發生率為1%。
1914年Volhard和Fahr首先闡述了惡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和病理改變,以后Keith 等進一步描述了惡性高血壓時視網膜出血、滲出和視乳頭水腫等眼底改變。在有效的聊壓藥應用之前,惡性高血壓發生率高,舒張壓大于15.35kPa(115mmHg)者,如不予降壓治療,10%~20%病人可發生惡性高血壓。惡性高血壓的病死率也高,25%以下存活1年,5年存活率僅1%,多數死于腎功能衰竭。目前有效的降壓藥應用于臨床,惡性高血壓的發生率下降,病死率亦降低。有效治療后,70%以上可存活1年,50%存活5年。
惡性高血壓時,舒張壓常大于17.3kPa(130mmHg),有眼底視網膜滲出、出血,常有視乳頭水腫,日期腎功能可能正常,數周后可出現腎功能衰竭。當惡性高血壓血壓突然升高,病情急劇惡化而危及生命時稱高血壓危象。高血壓危象是以舒張壓突然升高達18.7kPa(140mmHg)以上或更高為特征,收縮壓相應升高達33.3kPa(250mmHg)以上。血壓極度升高以至發生致命的血管壞死。高血壓危象可發生在緩慢型或急進型高血壓,也可發生在過去血壓完全正常者,多為急性腎小球腎炎。原有慢性高血壓者發生高血壓危象,多為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或結締組織病。腎血管性高血壓或嗜鉻細胞瘤也可以發生高血壓危象。由于原發性高血壓占高血壓的90%以上,故高血壓危象也以原發性高血壓為多。
二、高血壓危象分型
(一)高血壓腦病
血壓突然急劇升高,發生嚴重血管病變導致腦水腫,出現神經系統癥狀,頭痛為最初主訴,伴嘔吐、視力障礙、視乳頭水腫、神志改變,出現病理征、驚厥、昏迷等。腦脊液壓力可高達3.92kPa(400mmH2O),蛋白增加。經有效的降壓治療,血壓下降,癥狀可迅速緩解。
(二)高血壓危象伴顱內出血
包括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三)兒茶酚胺突然釋放所致高血壓危象
見于嗜鉻細胞瘤。腫瘤可產生和釋放大量去甲基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常見的腫瘤部位在腎上腺髓質,也可在其他具有嗜鉻組織的部位,如主動脈分叉、胸腹部交感神經節等。表現為血壓急劇升高,伴心動過速、頭痛、蒼白、大汗、麻木、手足發冷。發作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某些病人發作有刺激誘因,如情緒激動、運動、按壓腫瘤、排尿、噴嚏等。發作間歇可無癥狀。通過發作時尿兒茶酚胺代謝產物VMA和血兒茶酚胺的測定可確診此病。
(四)高血壓危象伴急性肺水腫
(五)高血壓危象伴腎臟損害
(六)高血壓危象伴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七)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妊娠后期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嚴重時發生子癇。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