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在基底脊索動物中A20/ABIN通過改變泛素化蛋白,介導了NF-κB信號通路抑制。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中山大學的徐安龍(Anlong Xu)教授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徐教授主要從事各種不同進化地位物種的免疫基因與分子的功能與演化研究,取得了多項原創性和系統性的成果,在Nature、NEJM等SCI雜志上發表論文120多篇。
NF-κB是一種廣泛存在于真核細胞內的核轉錄因子,可以被細胞因子(如TNF、IL-1)、細菌、病毒、免疫**劑等多種**物及紫外線所激活,參與免疫和炎癥反應、細胞信號傳遞、調控多種基因表達。從昆蟲到人類NF-κB進化上保守。在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NF-κB活化的信號通路和NF-κB介導的免疫功能。 在哺乳動物中已經鑒定了NF-κB家族的5個成員:RelA、RelB、c-Rel、p105/p50(NF-κB1)和p100/p52(NF-κB2)。
由于NF-κB是眾多生理過程的關鍵調節位點,其過度活化會導致炎癥反應和腫瘤。因此NF-κB信號通路在多個位點上受到多種機制的嚴格調控。在過去的十年里,研究人員已極好地證實了泛素化和去泛素化在哺乳動物NF-κB信號通路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然而,對于無脊椎動物中NF-κB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仍知之甚少。
去泛素化酶可將泛素從被泛素標記的靶蛋白上切割下來,從而逆轉泛素化。如移除K48多聚泛素化鏈可以挽救靶蛋白不被降解,移除K63多聚泛素化鏈可以調節蛋白的轉運和信號傳導途徑,也可以通過更改泛素的數目和連接類型來編輯泛素化鏈。A20就是在關鍵信號分子的泛素化和去泛素化中起重要調節作用的一種泛素編輯酶。
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在青島文昌魚(Branchiostoma belcheri tsingtauense)中研究了bbtA20和它的結合蛋白bbtABIN1與bbtABIN2。他們發現bbtABIN2與bbt TRAF6共定位并相互競爭連接K63多聚泛素化鏈,而bbtABIN1則將bbtA20連接到bbtNEMO上促進了bbtNEMO的K48位泛素化。與人類A20相似,bbtA20發揮雙重酶活性:可切割靶蛋白**K1b上的K63多聚泛素化酶,及結合K48多聚泛素化鏈,導致NF-κB信號受到抑制。
這些研究結果不僅表明了泛素化是調控NF-κB活化的一種古老的策略,還提供了首個證據證實在基底脊索動物中ABINs/A20通過改變泛素化蛋白抑制了NF-κB,為我們深入了解脊椎動物先天免疫信號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