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22日主持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建立全科醫生制度。
現狀
全科醫生數量嚴重不足
會議指出,目前,我國全科醫生的培養和使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全科醫生數量嚴重不足。建立全科醫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醫生為主體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具有重要意義。
目標
建首診在基層服務模式
會議要求,到2012年使每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農村鄉鎮衛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再經過幾年努力,基本形成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培養模式和首診在基層的服務模式,基本實現城鄉每萬名居民有2至3名合格的全科醫生,更好地為群眾提供連續協調、方便可及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
全科醫生
是綜合程度較高的醫學人才,主要在基層承擔預防保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和轉診、病人康復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體化服務,被稱為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 實施要點
按簽約居民數獲得***
●要建立統一規范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
將全科醫生培養逐步規范為“5+3”模式,先接受5年的臨床醫學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
●要著力解決當前急需與規范化培養周期較長之間的矛盾,近期采取多種措施培養合格的全科醫生。
對符合條件的基層在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按需進行1至2年的轉崗培訓。嚴格執行城市醫院醫生在晉升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前到基層累計服務1年的規定。
●要改革全科醫生執業方式。
全科醫生可根據需要多點注冊執業,可以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職或***工作,也可以開辦診所。推行全科醫生與居民建立契約服務關系。加強全科醫生服務質量監管,并與醫保支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撥付掛鉤。
●要創新全科醫生激勵政策和方式。
建立以按簽約居民數獲得***為基礎的新激勵機制,完善到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津補貼政策。拓寬全科醫生職業發展路徑,完善職稱晉升辦法。
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認真開展試點,逐步推廣,積極穩妥地推進全科醫生制度建設。
■ 北京情況
今年60%北京家庭將享全科醫生服務
目前,北京市已經基本建立起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預防保健醫生等人員共同擔任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網絡。預計今年內,將覆蓋16個區縣60%的街道、鄉鎮;到明年年底,“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將在全市范圍內普及。
48.9萬余市民已經簽約
對于***提出的“推行全科醫生與居民建立契約服務關系”,北京目前實行的具體模式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主動聯系居民,由居民自愿選擇簽約,服務內容包含常見病診療及健康管理等基本醫療服務。如果居民因病情需要,應轉到大醫院診治時,“家庭醫生”負責轉診預約。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24萬余戶、48.9萬余市民簽約“家庭醫生”。北京市衛生局特別提出,市民如果對自己的“家庭醫生”服務不滿意,可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出,要求終止或更換“家庭醫生”。
社區醫護缺近1.2萬人
記者從北京市衛生局了解到,如果按照北京市每600戶居民家庭擁有一個社區家庭醫生團隊的配置規劃,全市需要社區醫務人員約3萬人,但目前全部在崗的社區衛生技術人員僅18710人,缺口近1.2萬人。
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途徑之一,是北京今年3月起試點實行的“醫師多點執業”。市衛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行醫師多點執業的目的之一,就是能使大醫院的醫師到社區基層服務,借此彌補社區醫生短缺。截至上月,100多位醫師已經表明了多點執業的意向。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