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天都泡在上海圖書館里,上圖離我住處很遠,來去很不方便,但還是不虛此行,最大的收獲就是看到《步入中醫之門》(毛以林著)這本書,可惜她已經被人外借,只能閱覽,回來我直接查找到了這個網站,懷著激動的心情在此安了家。
回想起自己不長的中醫之路不免唏噓哀嘆。我的中醫志愿時我自己選的,大學五年,我對學習不敢松懈,每年獎學金也沒少拿,成績算得上是優秀吧,可好的成績并不能給我自信,相反我越發迷惑和恐慌,老師的教學照本宣科,學生亦步亦趨,大學五年的了我畢業了,卻連怎么看的母親的咳嗽都不知道,根本不懂得怎么辨證論治,那種心虛自卑讓我無地自容。當年大學畢業四處找工作,卻每每被告知“外地不要本地要,女生不要男生要,中醫不要西醫要”我數“罪”并罰,根本找不到機會,苦讀一年去考研究生卻因為英語一分之差敗北。家庭條件不豐裕不可能再允許我繼續蹉跎,我只好選擇先就業再擇業,畢竟先養活自己再說吧,于是我進一家保健品公司上了一年多的班。公司的事越做越順,我也越來越得老板賞識,可是每個夜深入靜的時候,我就想我不該如此放棄自己的專業,不該這么放棄自己的理想。思之再三,我辭了職,脫離臨床二年的我再次鼓起勇氣去找醫院工作。我把滬上所有的醫院都查找出來,列成表格,安排行程,規定自己每天拜訪一位。在拜訪第十二個位醫院院長的時候,我終于被留下了。雖是社區醫院,但只要是中醫科,我已經滿意之極,以為終于找到了我的坐標。于是我努力工作,認真對待我面前的每一個病人,努力學習和積累經驗,每天都覺得快樂而又充實。可好景不長,幾個月后院長突然把我叫到辦公室,說我能力不錯,鎮**要借我過去用一年。我心有不愿,但考慮到院長的知遇之恩,還是勉強答應了。鎮**的領導同事對我很好很關照,同事們都說我高升了,可我在內心深處卻很痛苦,因為我是來學中醫做醫生的啊,外面做的越久我的臨床也就脫離的越久,距離我的目標也就漸行漸遠。終于,好不容易鎮**放我回來了,我們院長還是沒有意思要把我放回中醫科,讓我留在辦公室做行政工作。我知道中醫科在我們醫院也就是形同虛設,根本沒有人去重視她建設她,也就談不上發展了,即使我強求過去,沒有氛圍,肯定也是做不好的。于是我再一次狠狠心,離開了那個安逸穩定的工作。
辭職了,同事們都為我的下步走向擔憂,畢竟我并沒有找好下家。轉眼畢業四年了,執業醫師證也有了,可是臨床呢,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堅定了中醫的道路,這一次,我不再急著找工作,只想要找個好的中醫老師好好學習臨床,不要報酬可以,付一定的學費也愿意。我尋訪滬上的名老中醫,發現境遇也是慘淡,有的也是徒有虛名,執死方不變。我想到要到全國各地去游學,到鄉下到農村去找真正的中醫,拜師學醫。終于我在網上找到了一個西安的老中醫在開設網上義診,還可以帶徒呢。我懷著一片赤誠之心懇請老中醫收我為徒,在得到老中醫的同意后,我立刻準備行囊,連夜從繁華的都市只身一人來到了偏遠的西安農村,然希望落空成終成失望。老中醫表面收我,私底下借口妻子不樂意,在收了我的錢后趕我回去。我在朋友家苦撐了一段時間幾次上門求教,然送上去的禮物只能管一時半會,老太收東西的時候笑臉相迎,收好東西馬上翻臉不認人,老先生一副無奈的樣子不知道是真是假。幾次三番,我終于明白是我自己太理想幼稚,想要這樣拜師學藝是不可能的了。正好一個朋友推薦我到另一家社區醫院去就職,于是我懷著失落的心情又回到了上海。
來到新單位,院長安排我跟一個退休返聘的老中醫學習,我很快發現老先生對我并沒有那么友善,也許感覺到我對他的威脅,他對自己的技術及其保守,我虛心向他提問請教他總說"你是大學生,我們只是赤腳醫生"之類的話,只說得我面紅耳赤。有時候門診病人不多的時候,他就說“現在中醫不行了,他沒有讓他一個子女學中醫”之類的話。他的舌脈永遠只有一種,那就是“苔膩,脈小弦”別無其它。看他的處方,中藥西藥兼用,動則**之類,中藥處方也是永遠那幾個,丹參30葛根20川芎20打頭,看不出任何辯證的樣子,讓我實在不敢茍同。但他對病人態度倒是真的很不錯,一副德高望重和藹老中醫的樣子,一邊把脈,一邊跟人說著說那,提醒這個不要吃那個注意之類的,有的病人長年累月在他這里看病吃藥,真不知道是看病還是看醫生。更糟糕的是,他嘴里給病人說這說那,手里卻記錄回扣藥品的數量,這種事情除了我病人怎么會知道呢,怪不得看我不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