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佳公務員考試專家王老師表示,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感到在語言方面缺乏練習,從小學到大學都較少機會在臺上發言。所以很多人反應最多的問題就是語言拓展的問題,很多學員在掌握思路之后,遇到的最大困擾就是語言擴展不開,感覺到答題只有骨架,而沒有血肉,沒有個性亮點。“即使有時候將問題解答得也非常全面,但因為缺乏有血有肉的內容,依然難以得到高分。”王老師說,而這完全是可以通過一些練習來提高的。
三大技巧擴展語言厚重度
要解決這個問題,崔老師建議要有長期與短期方面的考慮,綜合解決。他提供了一些短期性的訓練技巧,幫助面試者。“但問題真正的解決則需要長期的知識與觀點的累積,不能速成。所以我們要辯證地去看待問題,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能操之過急。”崔老師說。
他給出短期性的建議:
第一,朗讀與背誦一些優秀的議論文。學員一般情況下是在綜合分析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的貧乏。其實綜合分析又叫做小申論,就是擺觀點、講道理的過程,其實質與中學時學習的議論文寫作是類似的,所以最好是能參照優秀的時事評論文,學習對方行文安排、段落結構、論證的方法的選擇、詞語的運用等。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當進入到公務員面試隊伍中時,考生再去看時事評論文章就要看門道了。所以建議考生們能多讀人民網、新華網上的優秀議論文。
第二,練習由一個詞到一段話的擴展。以一個詞語作為一段話的主題或者核心,擴展成七八百字左右的一段話,如有能力則可以擴展成一篇文章,通過這樣的擴展練習,一個人可以迅速地積累詞語、出口成章。這是思維的鍛煉,這是內涵的提升,建議學員可以多練習。
長期性的建議:
第一,從中國傳統國學中吸取知識營養,提升個人修養。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是在新世紀,它仍然煥發出魅力,吸引了眾多的國內青年和海外學子的興趣,正在全球中形成中國“國學熱”。孔孟之道以“仁”為中心,擴展出以血緣為中心的道德倫理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施于人也”、“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等,孔孟哲學的營養,取之不盡。老莊“道法自然”,強調辯證法與盡本性的重要性,與世無爭,無為而勝;還有墨子非攻思想、荀子的法治思想,可以說是燦若星河。
第二,從佛學中吸取知識營養,提升個人修養。佛學理論中很大一部分是哲學思辨,是勸人向善的,我們吸取其中博大為懷的部分,對于我們淡泊名利,抵御物欲的誘惑,是非常有用的。
第三,從歷史典故中吸取知識營養,提升個人修養。“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如果我們在論證的過程中能夠結合歷史典故,擺事實說道理,則會給人厚重感,說服效果會很好。
崔老師說,語言的擴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也有一些短期的技巧,要辯證地看待,不要急功近利,通過多方的努力才能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