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干膠質瘤早診斷、早治療能有效的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 減輕患者痛苦。該篇文章作者主要分析了腦干膠質瘤磁共振成像與病理學特點的相關性。
文章得出結果為:
78 例患者中有 56 例 (71.79%) 低級別膠質瘤 , 17 例 (21.79%) 高級別膠質瘤 , 5 例 (6.41%) 其他病理類型 , 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準確性為 96.15%(75/78) 。內生局限型病理級別明顯低于內生彌散型腦干膠質瘤 , 外生局限型病理級別明顯低于外生彌散型 , 在內生彌散型中 , 無強化型病理級別較低 ,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
文章中沒有敘述核磁影像學診斷膠質瘤的標準。標準不統一,核磁診斷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就會存在差異,導致不同研究人員對同一研究產生不同的研究結果,導致數據沒有說服力。
研究中作者得出研究結果為:
對腦干膠質瘤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的準確性較高 , 但是對于有些類型的腫瘤仍然需要經過病理確診。 結果對于研究目的沒有很好的進行解答,模棱兩可,最終還是需要行病理進行確診,這項研究就沒有了研究價值。為什么呢?核磁術前診斷沒有意義,還是得依靠病理來診斷。
通過閱讀作者文章,文章中作者將腫瘤的核磁表現主要分為4個方面,內生彌散性、內生局限性,外生彌散性、外生局限性;再依具有無強化分為2類。內生彌散性24例,術后確診膠質瘤20例;內生局限性23例,術后確診膠質瘤20例;外生彌散性11例,術后全部確診為膠質瘤;外生局限性18例,術后也全部確診為膠質瘤。依據作者提供研究數據分析,腦干腫瘤外生性的診斷膠質瘤的準確性高達100%了,內生局限性及內生彌散性的準確率差不多。腫瘤有無彌散及強化與診斷病理類別關系不大,與腫瘤的惡性級別相關。
依據患者研究數據可以得出腦干外生性腫瘤診斷膠質瘤的準確度高,內生性的腫瘤還要依據術后病理進行確診。腫瘤彌散及強化與術后腫瘤病理級別相關。可以得出結論:術前腦干膠質瘤患者核磁表現為外生性的,一般術后幾乎可以確診為膠質瘤;術前核磁表現為內生性的,還得結合病理分析。
文中還有一點不足之處,就在于既然已經將內生性也分為4類,那么作者能夠對于每一類進行詳細敘述可能會更好。不然只知道內生彌漫性及內生局限性的診斷不足,而核磁在內生結合強化診斷方面是否準確性會高就不能說明了。
參考文獻:
腦干膠質瘤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學特點及 兩者相關性研究。作者:李萍,鄧飛等。發表期刊:中國實用醫藥2016年8月第11卷第22期 。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