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位于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的首位。全球每年大約38萬新發病例,15萬人死于膀胱癌。病人初次就診時,80%的原發性膀胱腫瘤為表淺性膀胱移行上皮細胞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TURBT)是目前治療表淺性膀胱癌最常用的方法,其創傷小、恢復快、出血少、并發癥少,在臨床得以廣泛應用。但TURBT術后,腫瘤極易復發,3~5年復發率高達60%~90%,復發往往同時伴有惡性程度的增加或浸潤能力的增強,所以積極有效的預防復發,是延長病人生存時間的關鍵。目前臨床預防TURBT術后復發,常采用膀胱腔內灌注化療法。膀胱腔內灌注化療可以降低腫瘤復發率,提高病人生存率,有效抑制腫瘤向惡性程度更高的方向發展。常用的膀胱灌注藥物有卡介苗、THP、GEM、表柔吡星及絲裂霉素等。選擇高效、低毒的膀胱灌注化療藥物,是灌注療效理想的關鍵,GEM與THP作為臨床常用的膀胱腔內灌注藥物,其療效均較確切,但GEM與THP相對比,哪個療效更佳、副作用更小,目前研究較少【1】。
GEM是一種抗代謝藥,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即S期,在一定的條件下,可阻止G1期向S期的進展。它抗瘤譜廣、作用機制獨特、與其他藥物無交叉耐藥性和毒性作用低,在膀胱腫瘤治療中,無論是單藥或是與其他化療藥物聯合應用,都得到了大量臨床實踐驗證。研究表明,GEM不僅可以阻斷腫瘤細胞S期和G期,而且可以摻入到RNA分子中,影響腫瘤細胞RNA的合成,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2】。THP是在阿霉素(ADM)氨基糖的47位上加上四氫吡喃的半合成蒽環類抗生素。研究表明,THP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和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具有對移行上皮腫瘤敏感性高、親和力強及彌散速度快等特點,并且可有效殺傷腫瘤細胞,僅少量吸收入血,毒性反應低,是一種有效的膀胱灌注藥物【3】。
經過我們臨床實際應用,總結經驗認為GEM與THP均能有效預防膀胱腫瘤術后復發,但GEM不良反應更少,是一種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療藥物。鑒與目前研究資料有限,其療效仍需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1]趙文超.吉西他濱膀胱灌注化療預防淺表性膀胱腫瘤術后復發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2014, 27 (10):47-48.
[2]Karak F,Flechon A. Gemcitabine in bladder cancer[J].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7,8:3251-3256.
[3]左澤平,張小馬,方軍等. 吡柔比星與卡介苗預防膀胱癌術后復發臨床觀察[J]. 齊魯醫學雜志,2008,23(4):314-315.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