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復蘇為何重要?
2018-03-22 12:00
閱讀:1967
來源:危重病醫學主治醫生600問
作者:南*雪
責任編輯:南山雪
[導讀]
腦組織平均重量僅占體重的2%,但腦組織的耗氧量很大,在靜息狀態下要占全身耗氧量的20%~25%,腦缺氧10秒,就可意識喪失,缺氧15秒可以出現數分鐘的昏迷,缺氧3分鐘可昏迷24小時以上,完全缺氧8分鐘的大腦皮層細胞一般不能生存。在理想試驗條件下,一些大腦神經元能耐受常溫下腦缺血達20分鐘甚至60分鐘。具有關資料統計,在心肺復蘇的病人中,約50%死于中樞枓經系統損傷,20%~50%生存者有不同程度的腦損傷。基于此,心肺復蘇術一開始,就應注意對腦的保護以實施腦復蘇。大腦功能的恢復取決于心肺復蘇時能否向腦組織供有效的血流量,在正常情況下,腦組織的血流量為每分鐘40~60m/100g,如每分鐘低于20ml/00g即可造成腦組織的損害,如進一步低于每分鐘8~10ml/100g,則可造成腦組織的不逆損傷。有的學者將前者稱為神經衰竭的臨界值,后者稱為腦衰竭的臨界值。心肺復蘇時標準的閉式胸外心臟按壓能夠產生30%左右正常心輸出量,但這并不表明腦組織的血流量也可以達到正常的30%左右。由于缺血缺氧導致的顱內壓升高,胸外心臟按壓時到頸動脈的血流有很大,一部分流到了壓力相對較低的頸外動脈,所以腦組織的血流量往往達不到正常的30%,故在心肺復蘇的早期除要進行標準的復蘇操作,盡可能地改善腦血流外,還要采取措施保護腦組織,降低腦組織的代謝率,確保腦組織不致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