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號排長隊、輸液坐椅子、住院沒床位……當孩子生病需要就診時,許多家長不得不經歷一個艱難的看病過程。
兒童醫院接診壓力大,孩子看病至少兩小時
“現在給孩子看病太難了!”家住鐵路宿舍的呂女士感嘆。因孩子身體不舒服,3月16日早7時30分,呂女士就來到省兒童醫院掛號窗口,此時各個掛號窗口都排起了長隊。大約8時10分,她才掛到了內科號。隨后,她撥通電話讓孩子的姥姥帶著孩子來醫院。又經過近兩小時的等待,呂女士帶著6歲的女兒才進入診室。“孩子一生病就來省兒童醫院,可是醫院什么時候去都是爆滿,就是輸液還得提前等著占位子。”呂女士說。
“孩子剛滿2歲,高燒不退,還伴有咳嗽,一檢查是肺炎,必須住院治療,但市婦幼保健院沒有空床位。無奈下,只好回家等了兩天。”剛剛給孩子辦了住院手續的李巖說。
作為省城兩所兒童??漆t院之一的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急診每天都十分擁擠。為方便患者就診,醫院開設了夜間兒科門診。但因為兒科醫生人數有限,晚上值班醫生只有一人,從21時開始到第二天早上交班前,一個醫生每晚接診患兒80人至90人,工作量極大。“目前,兒科在綜合醫院出現萎縮現象,有的只有兒科門診,沒有住院部,部分醫院甚至將兒科與內科合并。這無疑給專業的兒童醫院造成了非常大的接診壓力。”市政協委員、市婦幼保健院院長陳援農說。
工作量大責任大風險大,無人愿做兒科醫生
省城兩所兒童醫院看病住院如此之難,為何人們不愿去綜合醫院的兒科就診?
市中心醫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兒科醫生說:“醫院現在只有門診,沒有病房,而且已經十幾年沒有招過兒科醫生了。”她說,兒科醫生面對的患者特殊,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又不會表達,俗稱為“啞科”,診治難度較大,對醫生要求也高。給每一位患兒檢查必須仔細,從嗓子到心肺每一個部位都不能放過,看病時間至少是成人患者的一倍,而且全靠醫生的臨床經驗。此外,因為兒童免疫力不足,極易患感染性疾病,大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都與兒科關系密切,如手足口病、甲流感、禽流感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兒科醫生的負擔。工作量大、責任大、風險也大,所以沒有人愿意做兒科醫生。
一綜合醫院負責人坦言,同樣是住院患者,兒童用藥量少、輔助檢查少、收費項目少,可創造的效益可能不如其他科室高。何況現在醫療資源本來就緊張,醫院如果設立兒科病房,就得把其他科室的地方騰出來,這樣不利于其他科室發展。
據了解,山西醫科大學1999年至2005年停招兒科專業的大學生,2006年才開始招生,但并沒有明確是兒科專業,只是臨床醫學兒科方向。
300名患兒一張病床,兒科亟須加強建設
從全市情況看,我市420萬人口中14歲以下兒童總數為39.7657萬人。目前,省城各級各類醫院兒科病床共有1367張,300多名患兒一張病床,病床床位使用率達90%,僅能滿足全市兒童住院需求的73%,缺口近40%,并且63%的患兒集中在省兒童醫院和市兒童醫院兩所??漆t院。醫療資源嚴重不足,住院床位嚴重緊缺,成為影響兒童健康的重要因素。
市衛生局醫政處處長張澤說,根據省城患兒就診情況看,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應擴大專科兒科醫療機構的規模,提升兒童就醫服務能力。因為兒童??漆t院分科詳細,專業性強,對兒童疾病診斷治療的整體設計、技術力量均高于綜合醫院的兒科。與此同時,也要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兒科建設,要盡可能增設病房。此外,還應加強基層兒科的服務能力,特別是培養更多優秀的社區兒科醫生,百姓才愿去社區就醫,兒童看病難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陳援農說,兒科是醫院中社會效益較高的科室,兒科應成為下一輪公立醫院改革的突破口。他建議,各級**部門及醫院都應提高對兒科專業和兒科醫生的重視,對兒科發展給予多層次、多角度關注,提高醫生從業積極性及自豪感,同時提高兒科醫生待遇。
長期以來,人類得以生存往往會面臨高水平的基因突變,而這也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所...[詳細]
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是早產兒常見的呼吸系統并發癥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