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病史,及時與醫生溝通
全面了解病史是做好病情觀察的基礎。在了解病史時,要心中有數,主動引導病人訴說病情,護士要善于抓住要點,緊緊圍繞就診時的主訴和病人的主要臨床表現進行問診,并了解與主訴相關的問題和伴隨癥狀,如對有頭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等癥狀的育齡婦女,要養成常規詢問性生活史、停經史的習慣;對學生、未婚女青年及獨身婦女,雖有性生活史,但由于各種社會道德因素,常否認性生活史及停經史,護士應避開他人,取得病人合作,以便獲得準確的病史,盡快明確診斷。
觀察不只是單純的“眼觀”,要先了解每一個病人的病情,針對病情理出要觀察的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觀察。護士在了解病史時,可以查看醫師為病人所寫的病歷,了解病人的病史、診斷及病情程度,然后根據疾病種類和病情理出觀察的重點,如肺炎病人,重點是觀察咳嗽、咳痰、氣促、發紺的情況,有無鼻翼扇動及三凹征。心力衰竭病人的觀察要點是心律、呼吸、尿量等。護理過程中可以將“望、聞、問、切”四字訣應用到護理觀察中來。如通過眼觀了解病人的面色、神志變化,通過測量了解病人的心律、呼吸、血壓、體溫等;通過詢問病人或家長,并與家長交談,了解病人的一般情況有無異常。另外,還可以通過表格式調查來了解病情信息,如入院評估單就是根據病人的一般情況匯總制成。平時醫護之間要多交流,雙方觀察到的情況應及時反饋、溝通、核實和整理。
不能忽視護理體格檢查
正確的診斷來源于準確的病史和正確的檢查。因此,不應忽視護理體格檢查的重要性。在進行護理體格檢查時,除了全面的體格檢查外,應將重點放在與主訴相關的部位上。對腹痛的病人應突出腹部體格檢查,如異位妊娠破裂病人與其他腹膜炎病人腹膜**征的表現是不同的,異位妊娠破裂病人腹肌緊張不及腹膜炎病人,按壓腹肌時感覺較柔軟,反跳痛較壓痛明顯。這就需要在反復的臨床實踐中練就一身過硬的體格檢查技術,善于抓住重要體征,結合具體病例,進行鑒別,以透過復雜的現象認識到疾病的本質,從而達到早期診斷和早期防止的目的。
專科理論知識要記熟
護理人員應加強護理專業以及各專科護理理論知識的學習,為提高護理觀察能力做好理論上的準備。護士不僅要能觀察出病人的病情變化,并且能正確的分析出原因,因此,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如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發現一例腎病綜合征病人治療過程中出現惡心、嘔吐時,應該想到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特點是水鈉潴留導致高血壓,而高血壓可以引起惡心、嘔吐,但能導致惡心、嘔吐的原因很多,這時就需要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
因此,護士進入臨床工作之前,應熟悉所從事專科的醫療護理特點、專科收治病種范圍,學習該專科疾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掌握疾病護理常規。如胸外科護士應了解胸外科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診斷和治療要點,特別是手術方式及術后并發癥,為護理觀察中分析和評估病情打下基礎。日常工作中遇到不懂或有疑問的問題時,應查找資料或求助專業書,理論聯系實踐,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護理觀察能力。
養成觀察病人的好習慣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以病人為中心、以責任制護理為核心的系統化整體護理已全面開展,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護理工作已不是簡單的執行醫囑,而是貫穿了知識、技術和技巧的一門專業。只有掌握了臨床護理觀察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及時為臨床醫師提供診斷和治療依據。因此,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養成觀察的習慣,將觀察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各項具體操作中。護士不僅在巡視病房時應留意觀察病情和病房動態,在做各種護理如晨間護理、晚間護理、更換床單位、肌內注射、靜脈注射、輸液輸血、測量生命征等過程中,均應從各個側面來觀察和了解病人的病情變化。
工作中做到“五勤”
護理人員在病情觀察中要做到“五勤”,即腿勤、眼勤、嘴勤、手勤、腦勤。腿勤是指經常巡視病房,了解病情變化;眼勤是要敏銳地觀察到每一處細微的變化,看病人的神色、皮膚、黏膜、動作,看排泄物、嘔吐物、分泌物。嘴勤是指多詢問,特別是與病情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一些容易忽視的癥狀及臨床表現,除病情外,還要了解病人的需要及心理狀態;手勤即及時動手做一些檢查,如急腹癥病人訴說腹痛時,護士應動手檢查病人是否有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等。
腦勤是指護士應勤動腦,護理工作不是單純地執行醫囑,還要勤于觀察,勤于思考,主動發現病人的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師處理,在觀察中應多考慮幾個為什么。
培養快速反應的能力
護士不僅要有良好的觀察能力,還應具備及時發現問題的快速反應能力。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視對病情的觀察,對病人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觀察中要精心、細致、客觀、真實,重視病人的主訴,不輕易放過任何一點可疑或細微的病情變化,特別是出現與原診斷不符的癥狀、體征時,應做進一步的持續動態觀察,并把病情向醫師反應,危重病人出現某些特殊變化應及時向主管醫師或值班醫師匯報,使病人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如肺炎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嘴唇發紺,應立即想到是否分泌物阻塞呼吸道所致;先天性心臟病病兒吃奶時出現面色發灰、反應遲鈍,應考慮是否誤吸。總之,發現病人病情變化時,首先要正確地分析原因,積極采取相應措施,而不能單純依賴醫師,這樣才能及時有效地搶救病人,防止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