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3月開始,北京市手足口病例呈現上升趨勢。市衛生計生委日前發布健康播報稱,今年本市手足口發病率高于前兩年,此外還發生40余起聚集性疫情。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計,本市上周手足口報告病例941例,比前一周上升37.37%。全部手足口病例中,5歲及以下患兒占到九成,城鄉結合部流動人口聚居區的患病兒童年齡更小。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最多,每年5月至7月為發病高峰。兒童普遍易感,可以多次發病。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較多,口鼻分泌物、皮膚或黏膜皰疹液、飛沫、咳嗽、打噴嚏等都可以傳播病毒。
大多數患兒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熱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疹子,口腔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兒還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
市衛生計生委提醒家長,兒童尤其3歲以下的幼兒,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呼吸及心律增快,出冷汗、手足冰涼等末梢循環不良現象,應考慮到有重癥的可能,需盡快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此外,托幼園所內容易出現聚集性病例。市衛生計生委建議兒童家長和各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尤其是城鄉結合部的托幼園所,一定要做好日常衛生和消毒工作。托幼機構如出現手足口重癥或死亡病例,或1周內同一班級出現兩例及以上病例時,建議患兒所在班級停課10天;1周內累計出現10例以上或3個班級分別出現兩例以上病例時,建議托幼機構停課10天。
最新!醫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萬增加到2023年的19....[詳細]
連續工作滿15年或累計工作滿25年且仍在崗的鄉鎮衛生院專業技術人員,在滿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