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民,這個最基層、最困難、最缺醫少藥的群體正日益感受到新醫改的成果。然而,在醫改過程中,我國基層醫療機構也面臨和遇到一些困難。針對一些基層醫務人員反應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四個方面著手,幫助基層醫療機構解決實際困難,為新醫改服務好,切實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一是適當增加一部分基本藥物的品規。根據目前基層醫療機構所開展的診療項目,現有397種基本藥物品規不夠用,且有部分基本藥物雖已參與招標,但有些基層醫療機構根本采購不到。相關部門不妨進一步聽取基層醫療機構醫務工作者的心聲,進一步完善基本藥品配送體系。
二是完善激勵政策。根據目前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結構情況,結合績效工資考核方案,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出臺關于加強鄉鎮衛生院人才培養、引進、留住機制。鄉鎮衛生院進行績效工資考核時,可考慮對中、高級以上職稱專業技術人員給予激勵政策,以穩定提高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服務水平。
三是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近年來,我國加強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和規范化管理,農村衛生服務能力普遍增強。不過,建設的任務還很艱巨,還需進一步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加強人員培訓交流和業務指導,著力提高基層醫務人員服務能力和業務水平,進一步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
四是適度調整相關診療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據一些基層醫務人員反應,目前,我國基層醫療機構的有些收費標準還是上世紀90年代制定的,這就需要上級領導及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協商,更新、調整部分診療服務項目的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