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歷摘要:
患者,男性,48歲,咳嗽有痰1年余。患者自述一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咳痰,呈陣發性**性咳嗽,可伴有少量痰涎,不易咳出,痰色白,有泡沫,味咸,略涼,與煙酒**并無明顯關系,夜間甚。 無氣喘,盜汗,惡心,咽痛等癥,偶有咽癢,納眠尚可,二便調。查:咽色淡,無充血,咽扁桃體一度腫大,舌色淡,苔薄白,脈右寸弦滑,右關脈弱,雙尺脈沉, 考慮脾胃虛弱致痰濕內生,或者寒飲內伏久而不去。
診治
患者自述未去醫院系統診治過咳嗽,之前找幾位當醫生的朋友問過,給出的辦法都是服藥就減輕,停藥就再咳。平素喜飲酒,不抽煙。
診畢正想如何開方之時,患者問能否給量一下血壓,我下意識地問了一下“有高血壓病呢?服用的什么藥物?”答曰:“哦,依那普利。”此時我如獲至寶般問到:“依那普利是不是從一年開始服用的?”患者答曰“嗯,差不多就是一年前。”
這時我恍然大悟,告訴患者不用開中藥了,咳嗽病因估計就是依那普利的副作用,囑其換藥觀察,若咳嗽消失那么病因就是它了。
教訓啊!無論中、西醫都主張詳細問診,視觸叩聽、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盡量詳盡地掌握所有與病情相關的資料,就是因為我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僅看到了咳嗽的主證,未詳細問及其它因素,忽略了可能的根本病因。要是開出方子來,也許會有效,但至多不過是服藥當時減輕,若不停服依那普利還會咳嗽,人為地塑造了又一例“疑難雜癥”,仔細回想一下,被這樣誤診的“疑難雜癥”并不在少數啊!鬧出笑話是小,誤診誤治浪費醫療資源、耽誤病家是大啊!
寫此貼權當博眾人一笑,就算能當茶余飯后的笑料,也可加深記憶,引以為戒。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