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糖尿病已成為繼肝炎之后導致肝癌的又一重要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發生肝癌的危險比健康人群高約3倍。市腫瘤醫院肝膽腫瘤科主任宋天強提醒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保護肝臟,最好每年定期進行肝臟B超和甲胎蛋白檢測,以及早發現肝臟病變。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90%以上為2型糖尿病,其發生與身體胰島功能下降,糖代謝紊亂有關。長期糖代謝紊亂,會嚴重影響機體的脂質代謝,使脂蛋白合成出現障礙,導致脂肪酸在肝臟內大量存積,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肝臟長期被慢性炎癥反復**,就容易癌變導致肝癌。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時患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炎,患肝癌的危險還將大幅增加。糖尿病可以說是一種生活方式病,其發生與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多坐少動、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隨著當今人們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糖尿病的發生率也逐年上升。市腫瘤醫院每年收治的肝癌患者中,有15%同時患有糖尿病,而這些患者肝癌術后比無糖尿病肝癌患者更容易復發。
宋天強說,我國是肝癌第一大國,世界上每年新發的53萬肝癌患者中,有45%在我國,且以50歲左右人群高發,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早期肝癌沒有明顯癥狀,甚至患病后較長時間仍然毫無感覺。待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逐步出現肝區疼痛、食欲下降、疲乏無力、日漸消瘦等癥狀,此時往往已為中晚期。如果肝癌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正規治療,臨床治愈率可達40%至50%.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堅持正規服用降糖藥物、盡量避免使用損害肝臟藥物、戒煙限酒、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堅持運動、起居有規律、保持樂觀情緒等嚴格控制血糖的同時,還應每年定期進行肝臟B超、甲胎蛋白檢測,這是早期發現肝癌的重要手段。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