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癥狀
感染后潛伏期3~5天,多有發熱、腹痛、全身不適等前驅癥狀,患兒常以發熱起病,其熱度不等,以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多見,也有不發熱者,但以低熱者居多,且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厭食等癥狀。
本病以口腔、手足皰疹為主要特征,口腔皰疹多見于舌、頰黏膜、硬腭、口唇、咽及扁桃體,約3mm大小,并迅速破潰形成小潰瘍。手足皮疹多見于肢體遠端、手指指間、足跟邊緣和甲周,手掌和足跖亦多見,下肢及臀部可呈密集分布的丘疹樣皮疹,初起為斑丘疹,后轉變為皰疹,外觀呈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疹數目少的僅幾個,多的幾十個。一般病程較短,多于1周左右痊愈,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闡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義、思路和方法。各論分為四章,包括口腔內科學、口腔頜...[詳細]
管治療術是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術理論、操作規范、材料器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