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的幾點認識
2019-01-21 11:40
閱讀:9672
來源:愛愛醫
作者:張艷凱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息肉患者的臨床評估始于詳細的病史。主要的主訴是鼻塞和嗅覺功能障礙。在這種情況可能出現頭痛是可能的,嚴重的頭痛并不典型。體格檢查評估鼻竇疾病在竇腔內擴散的跡象,例如突眼或復視,表明存在中樞神經系統附近部分受累的神經系統癥狀。
鼻息肉發生率較低,其中大多數在老年患者中無癥狀。 息肉通常在大約40歲時開始發展,并且在哮喘患者中特別常見。
息肉患者的臨床評估始于詳細的病史。主要的主訴是鼻塞和嗅覺功能障礙。在這種情況可能出現頭痛是可能的,嚴重的頭痛并不典型。體格檢查評估鼻竇疾病在竇腔內擴散的跡象,例如突眼或復視,表明存在中樞神經系統附近部分受累的神經系統癥狀。內窺鏡評估比鼻腔鏡檢查更能檢查出鼻息肉,它可用于收集膿性分泌物的培養物,以指導醫學治療或診斷小息肉。
圖片來源:123RF
當患者進行了最佳的藥物治療時仍有持續癥狀或根據病史或體格檢查懷疑有并發癥,建議進行鼻竇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覆蓋了鼻竇的典型炎癥性疾病,包括息肉病,但是當臨床醫生懷疑惡性腫瘤,炎癥性疾病引起的并發癥或最初被懷疑不是鼻竇來源的嚴重頭痛時可能是有用的。
鼻息肉患者的致病因素
許多因素被認為在鼻息肉中發揮作用。過敏,長期使用阿司匹林和肥胖,糖皮質激素的使用有利于發生鼻息肉。環境煙草煙霧接觸者也是鼻息肉的發病因素,病毒感染會**一種自我傳播的炎癥綜合癥。慢性鼻 - 鼻竇炎與鼻息肉病之間的關系已得到充分證實,有助于鼻息肉的發生。
治療
幾十年來,皮質類固醇一直是鼻息肉的主要治療方法。作用機制涉及通過細胞內糖皮質激素受體的活化來下調炎性蛋白質編碼基因。 已經顯示鼻局部類固醇可以減少息肉大小并改善鼻部癥狀。 術后使用這些類固醇也證明可以減少復發和全身治療的需要。 鼻用類固醇的無可否認的好處使它們成為鼻息肉的第一線治療方法。然而,口服類固醇的益處仍然不太確定,幾乎沒有隨機數據和口服類固醇的全身效應風險。然而,它們的使用仍然是普遍的,作為減輕NP癥狀的手段。無論記錄的效果如何,口服類固醇的使用將繼續受到其廣泛和充分記錄的長期副作用的限制。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體(LTR)拮抗劑,例如孟魯司特,通過阻斷LTR位點起作用。可以使得息肉減少,類固醇使用減少,整體癥狀改善。對于白三烯水平過高的患者,例如AERD患者,單純阻斷LTR可能不足以對癥狀產生有意義的影響。為了提高效率,必須在生產過程中中斷白三烯途徑。5-脂氧合酶抑制劑齊留通以這種方式起作用,并且已經提倡用于治療AERD。與LTR拮抗劑一樣,需要進一步研究來量化這種藥物的作用和用途。
免疫調節劑的開發代表了鼻息肉個體化治療中的關鍵步驟。沒有其他治療方式提供與炎性致病細胞因子的這種明顯聯系。IL-5在炎癥中的作用使其成為抑制的天然靶標。嗜酸性粒細胞性哮喘患者的成功**了CRS的使用。 在這些患者中,用抗IL-5治療導致血清嗜酸性粒細胞水平,哮喘控制和FEV 1 水平的改善 。
外科治療
內鏡鼻竇手術(ESS)長期以來已成功應用于CRS的治療。總體成功率為85%,失敗率為2%至24%。 然而,在鼻息肉的治療中難以實現成功,因為手術治療并未使個體消除炎性鼻腔鼻竇粘膜。不到50%的患者表現出鼻塞的主要改善,嗅覺的報告改善甚至更少。這種主觀改善的失敗會使患者和外科醫生都感到治療的效果不佳。盡管通過手術切除炎癥介質和細胞可以減少息肉負擔,但是可能缺乏癥狀的改善效果。在某些患者,手術的益處可能或多或少是存在的。特別是哮喘或統一氣道患者在ESS后可以出現了顯著的改善,因為這些患者的炎癥負荷通過手術治療直接減少。AERD患者似乎特別難以通過手術治療。在ESS后嗅覺狀態的研究中,發現AERD是恢復不良的***危險因素。NP的外科手術管理或切除不能防止NP的復發,特別是在具有固有炎性粘膜的個體中。然而,手術治療可用于減少炎癥的量,從而使醫學治療變得更有效并因此防止NP的復發。
囊性纖維化(CF)并發癥的治療
ESS已被證明是安全的,主要并發癥發生率在正常范圍內。 鑒于CF患者的肺部狀況不穩定,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患者的麻醉風險沒有增加。 盡管可以在CF患者中安全地進行ESS,但NP的存在不應僅被視為手術的原因。因為盡管手術治療,鼻竇疾病很可能會復發。只有不到10%的CF患者報告鼻腔鼻竇癥狀。 鑒于手術干預的結果不一,證明肺功能有所改善,特別是長期,應使用癥狀狀態來確定功能性內窺鏡鼻竇手術的需要。 一般而言,CF患者在在影像學檢查發現鼻息肉被認為是良好的手術候選者,確認疾病負擔和癥狀持續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外科手術可以改善上呼吸道狀態,而下呼吸狀態可能仍然存在。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