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一旦染病,治療十分棘手。因此,懷孕婦女感染乙肝或被發現是病毒攜帶者,應以優生優育為原則,及早選擇終止妊娠,以免遺憾終生。因為感染乙肝的孕婦繼續妊娠,不僅會加重病情,而且還有可能會傳染給胎兒,影響胎兒的發育發展,嚴重者還可能造成胎兒畸形,死胎。若妊娠已到晚期,懷孕難以引產,或需要這個孩子時,應采取措施保護新生兒。
1. 宮內感染:經胎盤傳播是其主要傳播途徑,其影響主要有:a.孕婦外周血HBSAg滴度,HBeAg陽性率和HBVDNA水平越高,宮內感染的幾率越大。b,導致胎盤屏障破壞的因素,如TORCH感染等。
2.產時傳播:HBSAg陽性孕婦羊水、尿、陰道分泌物均可檢出HBsAg。分娩時小兒皮膚粘膜外傷(母血經胎盤微細裂口進入胎兒血循環)、接觸母親的陰道分泌物或吸入羊水均可被傳染。產程越長,嬰兒感染率越高。但剖宮產并不能降低母嬰傳播
3.產后傳播:主要是接觸母親唾液或母乳喂養而引起。因母乳喂養引起者多見于乳汁中HBeAg陽性和乳頭皸裂,血液混入乳汁,使乳汁中HBV含量增加者。.
二.防護措施
1. 住院分娩,由于乙肝病人或病毒攜帶者的羊水,陰道分泌物、血液、汗液以及乳汁、唾液中都有可能有乙肝病毒。因此,乙肝孕婦應住院分娩,由有經驗的婦產科醫師,助產師的指導下分娩,在分娩過程盡量避免嬰兒吸入羊水,血液或其他分泌物,以減少感染。乙型肝炎的孕產婦在分娩期也需加強護理,因產時是 HBV 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占85%-95%。應盡量縮短產程、減少出血、保證胎盤的完整性、減少新生兒暴露于母血的機會,有助于降低陰道分娩導致 HBV 傳播的幾率。
2.避免哺乳,需要注意的是血清HBsAg(+)并不是母乳喂養的禁忌癥。若新生兒接種了 HBIG 和乙肝疫苗,可進行母乳喂養,但是血清HBeAg(+)進行母乳喂養是否安全尚無定論。因 為乳汁中可能含有大量乙肝病毒。此時哺乳有可能傳染給嬰兒。因此,應避免哺乳,減少接觸,乙肝母親不要和嬰兒接吻,共用食具和毛巾及物品,更不要口對口喂食物。若需接觸嬰兒,應先洗凈雙手后再接觸為宜。有條件者最好母嬰分開。由健康人喂養,這樣可避免嬰兒發病,又有利于母嬰健康。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