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溫暖服務,防止傷醫事件發生!
2018-09-21 17:22
閱讀:3383
來源:愛愛醫
作者:周曉紅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近年來,暴力傷醫屢次發生,患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應當走正規途徑,依法**,絕不能喪失理性,用暴力解決問題,甚至拔刀相見!這不僅是法律問題,還是人性問題。
近年來,暴力傷醫屢次發生,患者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應當走正規途徑,依法**,絕不能喪失理性,用暴力解決問題,甚至拔刀相見!這不僅是法律問題,還是人性問題。
2018年3月14日14時許,被告人衛敏陪同妻子曹某到涇縣醫院門診三樓內鏡中心做腸鏡檢查。因對腸鏡檢查過程不滿,被告人衛敏遂在走廊里辱罵醫生,并與前來阻止的趙醫生發生沖突,持折疊***捅刺被害人趙醫生胸部,致其經搶救無效當日死亡。檢察機關認為,被告人衛敏為泄私憤,持刀殺人,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依法應當以故意殺人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這起暴力傷醫事件中,兇手并不是趙醫生的患者,趙醫生被殺純是無辜躺下。暴力傷醫,突破了法律底線,必須受到嚴懲!對待這種極其惡劣的違法犯罪行為,必須始終堅持零容忍,保持高壓態勢,必須讓他們付出沉重的法律代價!
究其原因,為什么多次發生傷醫事件呢?
從上個案例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少數心理不健康、品德低下、對社會不滿的患者,到醫院就醫時如果不順利,就有可能釀成醫患**或刑事案件。
一、怎樣認識現在的患者
1.患者的不良情緒被積蓄
包括3個方面的原因:看病難,看病貴,媒體效應。
社會不公使患者的不良情緒被積蓄,容易在和醫務人員交流時被激發。

圖片來源:123RF
2.患病對一個人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
患者的生活、事業都會受到重大影響,而產生各種強烈的情緒反應,如果醫務人員不加以重視,只關注疾病,恐怕這時的醫患關系也不會太好。
患者得病,不僅會有病感反應,還會產生一些心理社會需求。醫務人員在接待患者時,是當作待治療的器官,還是作為待治療的人,還是作為一個待治療的社會人,這是需要我們考慮的。
二、怎樣認識少數“危險”的患者
這里所說的危險是指容易做出過激行為,需要醫務人員加以警惕。
1.品德低下,不尊重醫務工作者。
2.對社會絕望,拿醫生開刀,***社會。
3.少數精神疾病患者。
4.心理不健康患者:
(1)自閉:致使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不足。
(2)沖動:思考狹隘極端,做事極端不考慮后果,暴力傾向。
(3)經歷不幸的遭遇或成長環境惡劣。
(4)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
三、醫患溝通出現障礙
1.醫務人員的冷漠
(1)致使患者長時間等待。
(2)多次就醫,一次不交待清楚。
(3)解釋不到位,對患者的問題愛搭不理。
(4)醫療出了問題就回避。
2.言辭不當
包括書寫病歷不認真,使患者對醫務人員產生不滿或誤解。
四、搞好醫患關系具體方法
搞好醫患關系并不復雜,可能只是幾句話,一個眼神,甚至一個動作,都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婦產科鼻祖林巧稚醫師醫術非常高明,同時她也非常注意搞好醫患關系。在對待病人時,除給病人進行認真診治外,有時還會與病人簡單溝通一下,比如你害怕不害怕呀,家里的人怎么看你的病,但沒有花很多語言去安慰病人,但她有一個很典型的行為就是問完后經常拍拍病人的肩膀,拉拉病人的手,以示親熱、鼓勵、安慰,非常簡單。說明只要我們有一顆愛心,也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方式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溝通,促進醫患關系。
著名的心臟病專家胡大一,給自己的門診擬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雙心門診,他的解釋非常明確,第一,要治療患者的心臟,第二要治療患者的心靈。我們不能只關注患者的局部器官,還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反應,努力搞好醫患關系,促進醫患和諧,使患者的雙心都得到康復。

圖片來源:123RF
以下建議:
1.學會換位思考,讓患者感到被理解和被關愛。
2.給患者一份尊重,做好醫患溝通。
3.向患者提供有效的醫療信息和醫療服務,讓患者感到可以信賴。
4.做好感受性醫療服務。
5.做工作還是做事業。
通過醫務人員對患者的態度,通過對患者的一言一行來達到上述五項目標。
醫務人員有義務幫助患者克服心理的不良反應。搞好醫患關系,是一個雙贏的理念,“患者之贏,醫方之贏”,患者從中受益,醫務人員也從中受益。為了杜絕傷醫事件,從我們醫護人員做起。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