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就是要在強調從業人員個體修養、美德和自律的同時,強化醫療衛生行業對職業精神的追求,形成行業群體共同遵循的價值觀。”6月2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的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專題研討會上,衛計委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衛計委精神文明辦公室主任姚曉曦在發言中指出,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構成要素應當具備4個特征。
姚曉曦說,這4個特征包括:一是普遍性。國際社會對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要求和期待大體上是相近的,在內涵上有很多共通之處,例如尊重生命、促進公平、救死扶傷的職業價值等。二是民族性。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構筑了豐富的醫學人文底蘊。比如知情同意,家庭文化傳統濃厚的中國人比較重視患者家屬知曉、簽字,而西方國家往往比較重視患者本人知情同意過程。三是實踐性。醫療衛生職業精神要得到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的高度認同,最終要落實在醫療衛生服務工作中,體現在醫療衛生工作者的行動上,才有生命力和影響力。四是時代性。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必須與時俱進,凸顯中國特色。
據介紹,本次會議是衛計委召開的關于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第五次研討會。衛計委要求,今年7月底前,各地要完成醫療衛生職業精神大討論活動的宣傳發動、學習教育、專題討論、征文比賽、專家研討等工作。衛計委文明辦將全面匯總各地提出的醫療衛生職業精神表述方案,形成醫療衛生職業精神的初步表述方案。
此次研討會由衛計委文明辦主辦,海南省衛生廳、衛計委黨校、中華醫學會、健康報社、衛計委新聞宣傳中心、衛計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國家醫學考試中心承辦。華中、華南、西南11個省(區、市)衛生廳(局),衛計委有關司(局)、直屬單位、三級醫院相關負責人等180余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