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自2003年7月開始引進北京萬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YL-1型” 一次性顱內血腫粉碎穿刺針,來用微創穿刺引流術治療亞急性及慢性顱內血腫85例,臨床上收到了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男69例,女16例,年齡12~79歲,平均42.1歲。致病原因:車禍創傷48例,墜落傷8例,打擊傷6例,高血壓腦出血23例。均于發病后72h內就診并經CT掃描確診。臨床表現:頭痛69例,嘔吐43例,偏癱35例,就診時GCS計分均在8分以上,其中8~12分40例,13~15分45例。
1.2 CT表現
血腫部位:硬膜外血腫32例(額部3例,額顳部11例,顳部13例,顳頂部5例);硬膜下血腫25例(額顳部8例,額顳頂部17例,其中慢性硬膜下血腫15例);腦內血腫28例(基底節區20例,額葉3例,顳葉5例)。血腫量20~lOOml。中線無偏移36例,偏移≤0.5cm8例,0.5<偏移≤1.0cm 12例。側腦室受壓變扁69例。環池均見顯露。
1.3 治療方法
患者剃頭備皮后先入CT室,在CT掃描輔助下確定穿剌點(應避開頭皮、腦膜、側裂血管及大腦主要功能區,骨折明顯者避開骨折線),并測量穿刺點距離血腫中心距離,確定選擇穿刺針的長度,然后入門診手術室,局麻下應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顱內血腫穿刺針,經頭皮于穿刺點鉆入顱內直至血腫腔,側孔接引流管。
若為液態血腫,一部分可隨顱壓降低排出,再與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至液體基本清亮,沖洗時注意等容置換原則,再接引流袋持續引流。
若血腫以凝血塊的形式存在,則插入針型血腫粉碎器粉碎部分血腫,然后注入含尿激酶2~5萬單位的生理鹽水2~3ml,采用震蕩手法清除血腫或者至少形成一血腫內引流工作腔,剩余血腫改為腔內注射尿激酶液化血腫后開放引流,引流l~2h后再注入尿激酶,夾閉4~6h再行開放引流,每天3~4次,每次注入尿激酶4~10萬U(根據血腫量調整用量),密切觀察瞳孔變化、癥狀體征好轉或恢復情況,術后1、2、3天復查CT,癥狀體征無明顯好轉或加重者隨時復查CT。CT顯示血腫基本清除后拔除穿刺針。療程一般為3~5天;
若穿刺抽吸后引流出新鮮血液,可抽出大部分新鮮出血后立刻于血腫腔內注入付腎或立止血止血,止血后經CT掃描顯示血腫小于30ml,可穩定4~8h后再液化引流,若血腫有增大癥狀、體征有加重者應立即改行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若為多發血腫或血腫較廣泛,單根穿剌針引流效果不佳,可采取雙針穿刺引流,加強引流效果。
輔助治療:抗炎、止血、脫水降顱壓、激素、防止并發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其他支持治療;定期腰椎椎管穿刺,監測顱壓變化;脫水劑、激素用量依據臨床癥狀、體征及CT所見適量應用。
2 結果
80例穿刺治療成功,血腫完全或大部分清除2天20例、3天31例、4天25例,5天4例。5例穿刺后癥狀無好轉,改行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無死亡病例。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