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牙指的是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它包括下部的支持種植體和上部的牙修復體兩部分。它采用人工材料(如金屬、陶瓷等)制成種植體(一般類似牙根形態),經手術方法植入組織內(通常是上下頜)并獲得骨組織牢固的固位支持,通過特殊的裝置和方式連接支持上部的牙修復體。種植牙可以獲得與天然牙功能、結構以及美觀效果十分相似的修復效果,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缺牙患者的首選修復方式。
種植體主要由4級商用純鈦制成,螺紋柱狀、根形種植體已成為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接受的種植體形態。研究證明適度粗糙的表面結構可以增加種植體表面面積和骨結合。因此,目前臨床上使用的種植系統一般為經過各類表面處理而獲得的不同粗糙程度的粗糙表面。種植體與其上方的修復體通過一定的結構相連接,主要分為外連接和內連接兩種。
傳統方法鑲裝的假牙,由于沒有牙根的支持,全口假牙及基托是騎跨在牙床上,靠口腔唾液的吸附,牙床粘膜直接受力;而部分缺牙鑲裝的假牙,多靠鄰牙 的支持,在鄰牙上需作卡環固位或切割鄰牙作牙套固位,鄰牙易受損傷。種植牙由于在患者的頜骨里種植人工牙根(即種植體),則是以頜骨和種植體作為支持和固位,種植牙比起傳統假牙它有以下優點:
①固位好,比傳統假牙戴的穩固、牢靠。
②咀嚼效率較傳統假牙有大幅度提高,酷似真牙。
③種植牙因假牙基托小,全固定式種植體甚至無基托,所以美觀舒適,無異物感,對發音影響小。
目前國際公認的種植牙臨床統計資料人工種植牙的五年成功率達85%,十年成功率在80%以上。資料記載,有三十年以上還在完好地使用種植牙的病例。種植牙的失敗率低于人類自身牙齒的失牙率。
近日,荷蘭Groningen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可3D打印的抗菌塑...[詳細]
侵襲性牙周炎是發生于全身健康者的進展迅速、有家族聚集性、不同于慢性牙周炎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