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肚子疼去村衛生所看病,卻在輸液兩天后因動脈硬化而死亡。近日,死者邱老的四位家屬將村衛生所和衛生所負責人的妻子訴至房山**,要求對方賠償醫療費等共計24萬余元。
醫方:按腎部發炎開方
2010年1月19日,邱老因腹部疼痛來到位于房山區琉璃河鎮的一家村衛生所就診。村衛生所的成大夫說,“我當時給他號了脈,也量了體溫,詢問得知病人曾在河北省醫院就診兩個月,病因是腎結石。于是我初步判斷是結石引起的腎部發炎,開了消炎的藥給他輸了液。”
患方:醫生妻子代輸液
邱老的二兒子小邱回憶,自己第一天陪父親看病時,成大夫并沒有為父親親自輸液,而是由他的妻子代為負責。“他妻子不是醫生,也沒有從醫資格,我們家屬認為她屬于非法行醫,應該對我們父親的死負責!”
小邱回憶,第一天輸液時,父親全天沒有去洗手間,第二天將此情況告知醫生后,對方并沒提出異議。“第二天他也沒再對我父親做檢查,只是照常給他輸液。結果下午4點多回家時,我爸就不行了。”小邱當即再次找到成大夫,但是對方表示病人多抽不開身,要他打120。結果,父親在急救車到來前就已死亡。
鑒定:死因系動脈硬化
經司法鑒定,邱老因患動脈硬化死亡。邱老的四位家屬認為,邱老的死亡與醫生的不當處置有直接關系,衛生所沒有告知病人病情嚴重,也沒有及時對癥下藥。為此,四家屬作為原告向村衛生所和成大夫的妻子提**訟,要求對方承擔醫療費、喪葬費等共計24萬余元。
追訪
醫方:醫療過程無過錯
對于原告的說法,成大夫作為衛生所的代理人表示,自己在醫療過程中并不存在過錯。“我第一天就給邱老檢查過了,所以不存在沒有檢查的問題。另外,第一天我在發現病人病情嚴重后,就已經建議他轉院了,但醫生對病人轉院沒有強制權,對方不愿轉院我也沒辦法。”本案目前仍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