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談話的技巧和藝術(2)
2011-01-20 14:05
閱讀:3993
來源:愛愛醫
作者:李*霞
責任編輯:李淑霞
[導讀] 術前談話的目的是外科醫生在手術之前向患者及家屬或相關人、單位負責人等將患者的病情、將實施的醫療措施、醫療風險和預后情況等內容客觀地告知他們,并對其有關咨詢問題予以解答,以便得到患者和家屬的了解合理解,對將要進行的手術治療達成統一意見
四、手術治療的必要性、風險性
如前面談及的患者病例,從醫學角度來說,手術治療是必要的。為什么在這里還要強調呢?因為有些疾病從疾病本身來說必須手術治療,但我們治療的是患者,所以在考慮治療方案時,還應考慮患者的年齡、全身狀況、家庭和社會經濟狀況。如一名90多歲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發生尿潴留、氮質血癥,同時患有糖尿病、冠心病。從疾病本身來說,需要進行前列腺手術,但是,患者的年齡和全身狀況不容許手術治療,只能接受簡單的導尿術或膀胱造瘺術,也就是說手術的風險性高于其必要性。但有些時候我們也會碰到手術的必要性高于風險性。如一名中青年體檢時發現小體積腎癌,患者沒有任何癥狀。對手術的必要性和風險性的關系問題許多患者及其家屬不一定理解,甚至產生誤解。因此,術前談話一定要幫助他們充分理解手術必要性和風險性的關系,以便合理決策診治方案。
五、消除對手術風險的恐懼心理,了解我們抵御風險的措施和能力,以及抵御風險能力的有限性
一般情況下,患者及其家屬在手術前談話、簽字時有兩種心理狀況 :一是對手術的風險性非常恐懼 ;一種是認為這是醫院的常規手續,甚至認為是外科醫生嚇唬患者,推卸責任,被動接受。對于前者我們一定要反復強調手術的必要性,必須為此付出風險。在談論之前,可舉出一些眾所周知的事例,比如在大街上行走,有被汽車或被自行車撞傷的危險,有被石頭絆倒的危險,難道因此就不外出走路了?即使待在家里,還有地震的危險。手術并發癥如同走路摔倒一樣,并不可怕,但我們也不能忽視,作為醫生是不希望出現的,作為患者更不希望發生。所以我們要互相合作、互相信任,避免出現,對每一種風險可以通過過去發生的概率和我們具備抵御風險的措施和能力來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否則一些患者甚至被嚇壞,放棄手術治療的機會。對于后者外科醫生在談話前要特別強調談話、簽字并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患者有對手術治療的選擇權利。重點要談從目前醫學現有的水平對有些手術風險的抵御能力是有限的,讓他們對手術可能出現的一些并發癥和意外情況有一種心理準備或可否接受,希望得到患者的理解并同意手術。例如對孤立腎腎癌進行手術,很有可能出現保留不住腎臟或術后發生尿毒癥。
六、綜合和持續治療的可能性
作為患者及其家屬,總是希望一次手術能夠一勞永逸,然而由于不同疾病的發展規律和生物學特點不同,決定了手術治療不是萬能的方法。例如腎移植手術只是腎移植的一部分,術后需堅持長期應用抗排斥藥物,一方面費用昂貴,另一方面存在藥物的毒副作用;腫瘤患者術后還需應用化療、放療等治療;尿道會師術后需定期尿道擴張等。術前談話時,應該讓患者及其家屬知道術后綜合和持續治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明手術治療僅是該種疾病治療的一部分,以便患者有更充分的心理準備,積極配合進一步治療。
七、手術治療效果的遲后表現性和不可預測性
手術治療的效果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手術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大多數外科疾病,手術治療后療效明顯,立竿見影。因此,大多數患者及其家屬,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一時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埋怨手術白做了或不成功,引起不必要的醫療**。有的外科醫生術前可能過分夸大手術的作用,結果反而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失望。由于不同疾病的特點、個體差異和病程進展的不同,對手術治療的效果表現有遲后性和不可預測現象,如庫興綜合征,切除腺瘤后,肥胖不是近期就能消失的;腎結石手術和膀胱癌手術后的復發現象,往往不可預測。因此,術前談話時,對有些疾病的手術治療效果的遲后表現性和不可預測性,一定要提前告訴患者及其家屬,使患者對預后有充分的認識和心理準備。外科醫生對患者的預后評估決不可忽視。
總之,術前談話看似是一個小問題,但卻蘊涵著深奧的藝術、學問和哲理,體現出一個外科醫生的醫術、醫德和責任心。不僅如此,它對促進醫患交流、改善醫患關系、減少醫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