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例解析:
一、圖例資料:
患者男性,82歲。以頭暈五年,再發半月伴耳鳴前來就診,BP160/80mmHg。
竇性心律心電圖診斷:室性早搏;等位性Q波,請結合臨床,建議進一步檢查;心電軸左偏
二、知識點
圖中綠色標記的提前出現寬大畸形的QRS-T波群,代償間歇完全考慮為室性早搏,考慮起源于左室上部或心底部的室性早搏。V1導聯呈QS型,V2導聯呈QS或rS型,V3導聯呈qrS或rsr’S’型,考慮等位性Q波。等位性Q波亦稱等同性或等價性Q波(equivalentQwave),是指心肌梗死發生時,因種種原因,體表心電圖沒有表現出典型的病理性Q波,而形成各種具有診斷價值的特征性心電圖改變。
等位性Q波常見的心電圖表現
1、q波:胸前導聯q波不夠病理性Q波的診斷標準,但其寬于或深于下一個胸前導聯的q波,如Qv3>Qv4;
2、進展型Q波:同一患者在相同**條件下,出現Q波的進行性增寬或加深,或者在原先無q波的導聯上出現新的q波,并且能排除除間歇性室內阻滯或預激等繼發因素;
3、Q波區:Q波區是指面向梗死區的胸前導聯的周圍(上下一肋或左右鄰近部位)均可記錄到Q波的區域。Q波區(特別是胸前導聯)的存在支持心肌梗死的診斷;
4、ORS波群起始部的切跡、頓挫;
5、R波降低,包括胸前導聯的R波遞增不良、兩個連續相鄰的胸前導聯R波的振幅相差≥50%,或者同一導聯的R波在不同次的心電圖記錄中呈進行性降低。
三、臨床意義
等位性Q波是由于種種原因,體表心電圖沒有表現出典型的病理性Q波,而形成各種具有診斷價值的特征性心電圖改變。等位性Q波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條件:
1、梗死的面積過小(≤25mm2),累及左室面積≤10%時,可能僅出現q波;
2、梗死的深度小于左室厚度50%,但可引起QRS波群的改變,如R波振幅降低、出現頓挫或切跡等;
3、某些部位的心肌梗死,如左室高側壁、左室后壁和后基底部都在QRS起始40~50ms之后除極,故這些部位發生AMI可能不產生病理性Q波;
4、其他因素:多支血管阻塞引起的較大面積的心肌梗死,產生的梗死向量相互抵消時,可不形成病理性Q波,但可引起ORS電壓的增大和時間的延長;伴隨束支、分支傳導阻滯,或合并心電圖其他異常改變而掩蓋了病理性Q波。所以,對于發現等位性Q波的心電圖,需要結合臨床,必要時查心梗三項,動態觀察心電圖變化。
參考文獻:
1、崔煒,魯靜朝,謝瑞芹主編,冠心病,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1.09
2、牟延光主編;郭繼鴻主審,臨床心電圖精解,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2.05
3、陳清啟主編.心電圖學上第2版[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5.
4、(美)MarcS.Sabatine原著;張抒揚主譯;翟光耀,田然副主譯;葉益聰,張晟瑜,張(美)薩巴亭主編.麻省總醫院內科手冊原第4版[M].世界圖書西安出版公司,2015.09.
5、(美)蘇拉維茨,(美)尼蘭斯著;郭繼鴻,洪江主譯,周氏實用心電圖學第6版 Chou's Electrocardiography in Clinical practice,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4.01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