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性真菌感染的重要性如何?
2018-04-20 09:33
閱讀:3187
來源:危重病醫學主治醫生600問
作者:人***天
責任編輯:人間四月天
[導讀] 全身性(系統性)真菌病是指真菌通過表皮侵入到正常情況下無菌的組織中所造成的感染。
全身性(系統性)真菌病是指真菌通過表皮侵入到正常情況下無菌的組織中所造成的感染。在過去30年間,我們的醫療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廣譜抗生素和各種血管內導管的廣泛應用,同時,由于化療和放療,中性粒細胞缺乏及淋巴細胞缺乏等,對患者的免疫狀態也產生了影響。上述變化為真菌感染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使其成為重要的感染性疾病。在20世紀80年代,血行性念珠菌感染的發生率上升了487%之多。其它的真菌感染也很常見,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療,人類健康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深部真菌感染的發生是由流行病學因素及免疫功能抑制的程度兩者共同決定的。AIDS的出現,大大增加了粘膜念珠菌病隱球菌病、組織胞漿菌病和球孢子菌病的發病率,而且,最近在
東南亞,尤其是泰國北部,青霉菌感染也逐漸增多。
深部真菌感染常常與其它疾病或免疫抑制狀況同時存在。這些原發疾病通常掩蓋了真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即使陽性的培養結果也不能準確反應器官或組織的浸潤。因此,區分真菌的定居和感染是非常困難的。
對于真菌定居和嚴重全身性真菌病而言,治療反應不能令人滿意,因此,預防性抗真菌治療得以廣泛應用。然而,這使得醫療費用大為增加,而且出現了大量耐藥的真菌菌株。與此同時,為更好地控制免疫缺陷本身,人們采用了間接方法以防止深部真菌感染,例如,在中性粒細胞缺乏的患者應用造血系統生長因子,在異體骨髓抑制(BMT)患者有效預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在治療AIDS的二聯或三聯用藥中使用更為有效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包括蛋白酶抑制劑。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