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種主要與病理性眼壓升高有關的常見眼病。當眼壓超過了眼球內組織、尤其是視網膜視神經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就會引起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導致青光眼。
京都府立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日前表示,他們發現了與視神經衰弱所引發青光眼有關的基因變異。這一成果發表在美國網上科學雜志《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據研究人員介紹,他們對1244名青光眼患者(平均年齡64歲)和975名正常人(平均年齡60歲)的基因進行比較后,發現大部分患者的某個特定基因都出現了5種變異。
研究小組認為,出現這些基因變異后,人體就無法正常調節維持神經細胞的蛋白質總量,導致視神經衰弱,隨之也引發青光眼。研究小組帶頭人、京都府立大學教授田代啟說,有望在3年后利用這一成果,開發出通過血液檢查來早期發現青光眼的方法。
目前的醫學技術還很難早期發現這種病癥。新發現有望使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的醫學檢測方法,高效防止青光眼。
資料顯示,40歲以上的日本人約有5%會患青光眼,而視神經衰弱導致的青光眼占日本青光眼患者約80%。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亞藥理學會和英國藥理學會主辦的澳-英聯合藥理...[詳細]
2月28日,GW制藥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用于治療兒童Lennox-Ga...[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