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自治區藏醫院用一年多時間,從十余名老藏醫數年間積累的百萬余張處方中篩選出10萬余條珍貴的藏醫藥處方,進行了數字化歸類和編碼,醫務人員診病、用藥將更加科學、便捷。
自治區藏醫院院長益西央宗介紹,民間藏醫藥處方數量巨大,但相對分散,不利于藏醫藥資源科學系統地開發和研究,這些“秘方”一旦失傳,將成為藏醫藥界無法彌補的損失。
為收集整理這些珍貴的經驗處方,2013年初,自治區藏醫院開始收集2006年以來國醫**強巴赤列和名藏醫班旦丹增、洛桑益尼等人的經驗處方。目前已篩選出10萬余條,并進行了數字化歸檔,處方的藥理、藥效等信息一目了然,醫務工作人員能輕松找到多血癥等疑難雜癥的病因、發病機理及藥方等相關診療資料。
益西央宗說,自治區藏醫院還成功開發了結構化電子病歷,病歷中保留著完整的患者“基因式”信息,這在藏醫藥發展史上尚屬首次。如今主治大夫再也不用手寫病歷,只需簡單按動鼠標,電子病歷上病人的病情及其病種模塊便可全面呈現。
據了解,**目前已實現藏醫藥診療覆蓋全區所有縣,全區40%的村醫能通過藏醫診療手段為群眾看病。為進一步將藏醫藥信息數字化,**計劃到2015年建成藏醫藥專題數據庫,為國內外藏醫藥研究提供方便可靠的信息。
培養周期長、職業風險高、工作強度大、工資待遇低……這是我國醫生普遍面臨的執...[詳細]
提要:近日,海南下發《關于在全省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鄉鎮級醫院住院“限費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