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學家John Dick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白血病前干細胞能夠誘發急性髓性白血病,同時也會引起病人治療后的復發。相關報道發表在近期的Nature雜志上。
Dick博士是多倫多大學分子遺傳學系的教授,他是癌癥干細胞領域的先驅,早在1994年,Dick博士首先鑒定出了白血病干細胞,并在2007年成功克隆了癌癥干細胞。
Dick博士稱,該發現揭示了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發病原因之一,鑒定哪些病人是因白血病前干細胞而發病是個性化癌癥治療的第一步。在發病進程中,越早期發現白血病前干細胞,并對其進行干預,治療的效果會越好。
科學家發現在25%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病人中有DNMT3a基因突變,而該基因突變導致造血干細胞異常生長,產生白血病前干細胞。而這些存在于骨髓的干細胞在化療過程中不能被殺死,所以會導致病人在化療后產生復發現象。
Dick博士稱,人們認為急性髓性白血病復發是由于化療并沒有完全殺死癌細胞導致的,我們的研究表明雖然有些情況確實是這樣,但是有些情況是由于白血病前干細胞異常生長,導致疾病的再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