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做了很長的夢,醒來后卻完全不記得夢的內容。法國研究人員發現,做夢者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通常會忘記夢的內容,另一種則大多能記得,這種差異的關鍵在于大腦中一塊存儲做夢內容的區域。
兩種類型
里昂神經學研究中心的佩蘭·呂比帶領研究小組征募41名志愿者,發現一部分志愿者近乎每天憶起前一晚所做的夢,另一些志愿者則記不住什么。
據此,研究人員把志愿者分為兩組,第一組21人為“夢的高度記憶者”,一周中平均有5.2天能夠回想起前一晚做夢內容;第二組20人一個月平均只有2天能夠記得前一晚的夢,是“夢的低水平記憶者”.
研究人員借助正電子放射斷層顯像(PET)技術檢測志愿者大腦清醒和睡眠時的自發活動,希望了解兩種類型做夢者的區別。
結果顯示,夢的高度記憶者無論清醒或睡眠時,內側前額葉皮層和顳頂聯合區的自發活動更多。
關鍵區域
研究人員發現,夢的高度記憶者的顳頂聯合區更活躍。這一區域是大腦信息處理中心,負責處理外部**。
他們在《神經精神藥理學》期刊發表的報告中寫道,檢測結果顯示,夢的高度記憶者睡眠中的清醒時間為夢的低水平記憶者的兩倍,前者的大腦在睡眠和清醒時對聽覺**更容易做出反應。
研究人員認為,大腦反應能力增強可能令人夜間更警醒,便于趁睡眠中的短暫清醒把所做的夢“寫”入記憶。
英國《每日郵報》18日援引呂比的話報道:“這或可解釋為什么夢的高度記憶者比低水平記憶者更容易對環境**產生反應、睡眠中更警醒、更好地把夢的內容‘寫’入記憶。事實上,處于睡眠狀態的大腦無法記憶新的信息,它需要被喚醒后才能記憶。”
記憶之外
南非神經心理學家馬克·索爾姆斯先前發現,如果大腦中內側前額葉皮層和顳頂聯合區受損,會令夢的回憶終止。
呂比說:“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夢的高度記憶者和低水平記憶者在夢的記憶方面存在區別,但并不排除他們在做夢方式上也有不同。”
研究人員說:“事實上,可能是夢的高度記憶者所做夢的數量多于夢的低水平記憶者。”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一種破壞性很強的精神障礙。證據顯示,精神科住院部...[詳細]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擴展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