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靶向治療是治療癌癥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靶向治療就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或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相結合發生作用,導致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波及腫瘤周圍正常組織細胞,又稱生物***,具有特異性強作用于腫瘤細胞,而不作用或很少作用正常細胞。能使藥物濃聚于靶器官、靶組織療效高,毒性小等特點,根據藥物分子的性質,分為:大分子抗體類藥物比如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單靶點小分子化合物比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另外多靶點小分子化合物有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等。
不良反應:靶向藥物有那么好的治療作用當然也會有副作用,臨床副作用整理如下:
第一常見的皮膚反應:
多見于作用于EGFR的藥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有研究證明靶向藥物副作用的皮疹程度與患者預后及療效具有相關性。
大多數患者出現痤瘡樣的濾泡疹,主要分布于軀干、面部、頸部和頭皮,以用藥15天內在皮脂溢出部位出現為特征表現皮疹的發展通常經歷以下階段:
第0~1周:感覺障礙伴皮膚紅斑和水腫;
第1~3周:丘疹膿皰性皮疹(即粉刺或痤瘡樣皮疹),局部破潰,劇烈瘙癢;
第3~5周:結痂,瘙癢和皮膚破潰癥狀略減輕;
第5~8周:紅斑、毛細血管擴張癥。
皮膚干燥和瘙癢則常出現于軀干及下肢輕度皮疹可以不干預,或局部使用**軟膏、甘油洗劑等中度皮疹可以口服氯雷他定若合并感染,則選擇合適的抗菌素進行治療重度皮疹必要時可予沖擊劑量的甲潑尼龍,可減少EGFR抑制劑的用量,若2~4周后不良反應仍未充分緩解,則考慮暫停用藥或中止治療,應避免抓撓,穿舒適、柔軟的衣服,避免強烈陽光**皮膚:建議使用SPF>18的廣譜防曬用品,保持皮膚衛生,勿接觸堿性和**性強的洗漱用品,沐浴后涂抹溫和的潤膚露或硅霜、維生素E軟膏以預防皮膚干燥。
EGFR抑制劑治療前1周即使用熱溫水泡足,或鹽水+白蘿卜片(或花椒)煮沸泡足,涂抹潤膚露或硅霜以預防足部皮疹的發生。
第二:胃腸道反應包括腹瀉、惡心嘔吐、食欲降低,其中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
腹瀉的表現:大便變稀和次數增多
腹瀉的分級:
一級:每日腹瀉次數<4次;
二級:每日腹瀉次數4~6次,或夜間腹瀉;
三級:每日腹瀉次數7~9次,或大便失禁和吸收障礙;
四級:每日腹瀉次數>10次,或有肉眼血便和需靜脈補液的。
可以應用易蒙停、思密達,中度腹瀉患者給予易蒙停首次4mg,維持劑量2mg,直到腹瀉停止。對于治療后癥狀不減輕的可以靶向藥物減量或者停用,需要注意的是如若患者高齡出現腹瀉,需要全身對癥支持治療。另外發生腹瀉要囑患者多吃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食用可加重腹瀉的食物。
第三:心血管反應
主要表現為高血壓、左室射血分數(LVEF)下降、心肌缺血/梗塞、QT間期延長,用藥期間給予心電監護至輸液完成后1h,發生輕微反應(心悸、心動過速等)時給予**,出現嚴重癥狀時立即停藥并采取搶救措施,床旁應常規配備吸氧等急救設備和藥品,另外治療前120分鐘開始給予營養心肌的藥物,如心肌極化液。平日可以口服輔酶Q10營養心肌治療,每次治療前或間隔一次進行心肌酶譜、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功能等檢查,重點監測LVEF變化。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