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過去年流行病學統計,急性腎損傷(AKI)的平均年齡增加了5至15歲。老年人由于腎臟儲備功能下降、共患疾病多成為急性腎損傷(AKI)的高發人群,老年人社區獲得性急性腎損傷(AKI)增加了3至8倍。國外數據統計,急性腎損傷(AKI)在50歲以下的發病率為每百萬人口17人,而80歲以上增至每百萬人口人。近年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及人類壽命的延長,新醫療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法也給腎臟帶來了各種打擊,進一步加重了老年急性腎損傷(AKI)的發病率。對醫院ICU中1411例患者回顧性研究發現,急性腎損傷(AKI)年齡的中位數明顯高于非急性腎損傷(AKI)患者,年齡>65歲是發生急性腎損傷(AKI)的獨立危險因素。由于并發急性腎損傷(AKI)的死亡率明顯高于非急性腎損傷(AKI)患者,且因并發癥增多、住院時間延長、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明確老年人對急性腎損傷(AKI)易感性的原因和臨床特點具有重要意義。
引起老年人對急性腎損傷(AKI)易感的主要因素有:老年人腎臟隨增齡發生的結構與功能改變;老年人共患的基礎疾病的影響;老年人接受有創診斷、應用藥物及手術治療過程中,對腎臟造成的應激損害。腎臟衰老的結構和功能改變使得對急性腎損傷(AKI)的易感性明顯增加。包括腎血管動脈硬化、內膜及中膜增厚、管腔狹窄,造成皮質腎小球缺血硬化、腎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髓質腎單位代償性的高濾過加重腎臟硬化。功能的變化包括和超濾系數下降,腎小球毛細血管襻壓力增加;對血管活性物質的敏感性增強,自動調節能力下降。近端及遠端腎小管功能受影響,尿液濃縮稀釋功能障礙,腎臟對藥物的排泄功能下降等。因此老年腎臟對缺血、藥物、炎癥、損傷更為易感,而同時老年腎臟的再生和修復能力明顯減低。老年人常患有一些基礎疾病如慢性腎臟病、腎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且有較多機會接受手術治療(特別是心臟及血管手術),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顯著增加了對急性腎損傷(AKI)的易感性。
老年人急性腎損傷(AKI)的病因中,腎前性、腎實質性與腎后性所占的比例各家報道有所不同。腎前性急性腎損傷(AKI)的主要原因是腎臟的低灌注,可由心排量減少、有效循環血量不足或低血流量引起。脫水在老年人群中容易發生,危險因素包括急性發熱性疾病、臥床、藥物(利尿劑、瀉藥、降低食欲或影響神經系統的藥物)。由于老年人生理性渴感減退、尿濃縮能力下降,腎臟的保鈉能力降低,因而容易發生這種類型的急性腎損傷(AKI)。腎實質性包括急進性腎炎、缺血或腎毒性藥物引起的急性腎小管壞死、藥物介導的急性間質性腎炎,老年患者因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操作或手術后的膽固醇栓塞等引起的腎小血管栓塞等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AKI)。尿路梗阻引起的腎后性急性腎損傷(AKI)是老年人群中社區獲得性急性腎損傷(AKI)的重要原因,有報道在80~89歲發生急性腎損傷(AKI)的老年患者中有35%是由前列腺疾病引起的,還包括神經源性膀胱引起的尿潴留、尿路結石和尿道狹窄等疾病。
急性腎小管壞死是老年人急性腎損傷(AKI)最常見的病理類型。腎毒性藥物(氨基糖苷類、造影劑)、缺血(敗血癥,手術)、橫紋肌溶解等均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共患的一些慢性病癥如充血性心臟衰竭,高血壓,糖尿病等容易使病情加重。因老年人免疫功能紊亂,感染機率增加,更易于并發膿毒血癥而引發急性腎損傷(AKI)及多器官衰竭。目前認為膿毒血癥誘導的急性腎損傷(AKI)是炎癥反應事件,血清炎癥介質(如IL-6水平)可用于急性腎損傷(AKI)發生的預測指標。
引起老年人急性腎損傷(AKI)的藥物主要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利尿劑、ACEI及ARB、抗生素、對比劑等。NSAIDs可通過抑制腎內前列腺素的活性,而加重腎臟缺血,其可使≥65歲的老年人發生急性腎損傷(AKI)的機率增加近1倍,應用NSAIDs后45天內發生急性腎損傷(AKI)的住院患者平均年齡為78歲。ACEI或ARB及非甾體抗炎藥可改變腎臟的自身調節能力,并增加血流動力學障礙而引起老年急性腎損傷(AKI)。應用利尿劑可加重老年腎臟對藥物毒性的易感性。對比劑誘導的腎病是目前醫源性急性腎損傷(AKI)的主要形式之一,增齡是發生CIN的重要危險因素,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女性、腎功能下降、糖尿病、心功能衰竭及容量不足等。此外由于老年人服用的中藥制劑或其它非處方藥物常較多,使得老年人患急性間質性腎炎的風險增加。
薈萃分析發現,老年人急性腎損傷(AKI)中只有不足三成者腎功能完全恢復。許多老年急性腎損傷(AKI)發展成為慢性腎臟病。由于引起老年人急性腎損傷(AKI)的原因十分復雜,因此提高警惕早期發現、積極處理危險因素非常重要。需要強調的是,因為老年人肌肉萎縮,內源性肌酐產生減少,單純依賴肌酐評估腎功能,在老年人中常常高估了GFR水平。Cystatin C水平的增高比血肌酐早,目前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其他的新型標志物,如NGAL、KIM-1、IL-18等有望在早期發現老年人急性腎損傷(AKI)中發揮積極作用。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