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國海涅大學的 Florian Bonner 博士等在 European Heart Journal (EHJ)上發表了一例原發性心臟肉瘤的病例,現將病例呈現給讀者。
患者,男,70 歲,因“進行性呼吸困難(持續時間不詳)”入院,入院冠脈疾病危險分層為中危,肌鈣蛋白 T 檢驗結果為 45pg/ml,根據現行指南,行冠脈造影。
冠脈造影結果顯示冠脈左前降支輕度動脈粥樣硬化(上排圖 A,白色箭頭所示),無介入治療指征。隨后超聲心動圖的檢查結果顯示右心室前方有一 6*5cm 結構。鑒于患者既往有黑色素瘤病史,在 CT 引導下行組織活檢,并啟動阿霉素治療。隨后患者癥狀消失出院,并計劃 8 周后根據病理結果調整化療方案。
但在 6 周時,患者肌鈣蛋白 T 再次升高至 115pg/ml,冠脈造影檢查顯示左前降支完全移位(上排圖 B)。磁共振檢查顯示一 10*15cm(白色箭頭)同等強度腫瘤,其中有 3 處亮點(下排圖 A),增強掃描未顯影,并壓迫心臟前壁(下排圖 B)。MRA 檢查結果顯示腫瘤壓迫左、右心室和左房以及肺動脈(下排圖 C、D)。
病理檢查結果為低分化肉瘤(G3 期),免疫組化結果表明來源于心臟。基于該肉瘤的生長速度,浸潤性特征以及惡性程度,無法手術治療。最終該患者出院采取姑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