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里穴出自《針灸甲乙經》,屬手陽明大腸經穴。位于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
1、膝關節痛
手三里對多種膝關節痛均有良好的療效。如患男,左膝關節間斷疼痛多年。現關節僵硬、疼痛,平地走路亦痛,上下樓梯或負重痛甚。查關節外觀正常,腓骨小頭周圍有壓痛,余未見異常。囑仰臥于床上,針同側手三里,針感強烈,頓覺關節輕松。囑其下地活動關節,病人已無疼痛僵硬的感覺。 囑其勿久站立,勿負重,保暖。
2、膝關節鼠
關節鼠是關節疾病中的一種較為特殊的情況。病人在走路時,會突然覺得關節被什么東西卡住,一下子被“定格”似的,動彈不得。這是因為關節受損后,脫落的游離體可因關節活動而改變其在關節腔內的位置,猶如老鼠一樣在關節內竄動,故關節內游離體又被稱為關節鼠。以膝關節最為多見。針刺手三里對此有良好的效果。如患女,體胖,左膝關節疼痛十余年,疼痛位置變化不定,或左或右,伴關節腫脹,局部溫度稍高,步行途中經常出現關節絞瑣現象,疼痛異常,醫院建議手術治療,患者拒絕,想試用保守治療。針刺手三里、太白、公孫、地倉,疼痛等到明顯緩解。5次治療后,病人外出渡假。
3、急性腰扭傷
如患男,下樓梯時踏空,扭傷腰部一天。腰部右側肌肉僵硬疼痛,活動受限,在第五腰椎棘突旁開3-4寸處可觸及一條索狀物,壓痛明顯。取手三里、承山、腰疼穴,局部神燈照射,疼痛緩解70%。另一患男系復診的病人,針灸時病人采取的是俯臥位,兩手交叉放于頜下,這個姿勢保持了大約20分鐘。治療結束后,病人起身的時候(以俯臥撐的姿勢起身),忽然感覺左側腰部疼痛,轉身則痛甚,其位置在膀胱經二線以外,約平第四腰椎。取手三里,針感明顯,左腰部疼痛消失,病人下床活動自如。幾天后復診訴,腰部如常,未再出現疼痛。
4、手三里對慢性腰肌勞損及其它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腰痛也有很不錯的療效,在此不在贅述。
5、面部疾病
手陽明大腸經出缺盆,循頸部,經頰部,走上唇,止于對側迎香穴。因而手三里對面癱、面肌痙攣有一定的療效。如患男,酒后當風而臥,醒后即現口眼歪斜,流涎,神志清晰,肢體活動如常,考慮為面神經炎。取手三里、翳風、內庭、合谷等穴,經數次針灸治療后,癥狀幾近消失。
手三里在臨床中非常常用,效果也很好,但前提是:
(1)取穴要準,針感要強,如果沒有強烈的針感,療效必然會打折扣;
(2)取穴時,先用手指在手三里及其周圍的部位按壓,尋找壓痛點,有時候壓痛點多于一個,要選最痛的一點刺之(有時最痛的部位并非教科書中所講的手三里的部位,這時也要選擇最痛的部位。即寧失其穴,不失其痛)。
編者按:所謂的“關節鼠”是指關節有退行病變或損傷時,從關節內的組織上脫落下來的組織碎片。這些組織碎片形態各異,生性“滑頭滑腦”,尤其是質地較硬的游離體,滑動性很大。在關節腔內竄來竄去,如同上竄下跳的老鼠,故得此諢名。
原文地址及討論:http://www.ycyzc.com/med/thread-1923342-1.html#pid9673080
隨著前列腺癌發病率的逐年上升,精準診斷與分層治療成為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多...[詳細]
綜合治療的必要性帶狀皰疹神經痛的治療需要多模式、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策略。結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