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SSA/P)外觀邊界不清,與周邊顏色差異不明顯,臨床上行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切除治療(特別是逐步切除)后可能會有殘留。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院的Rex教授開展了一項回顧性研究,將≥20mm的SSA/P經EMR切除后的息肉殘留比例與傳統腺瘤進行對比,成果發表于近期的GIE雜志。醫脈通整理如下:
研究納入標準:病變≥20mm;病理診斷為SSA/P或傳統腺瘤;EMR時間在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之間;隨訪時取活檢。所有EMR操作時均采用粘膜下對比劑注射輔助判斷病變范圍。患者術后隨訪包括腸鏡檢查和病理活檢。
首要研究終點:術后第一次隨訪時的息肉殘留率。
最終,362例患者共397處病變,其中351處為傳統腺瘤,46處為SSA/P.經第一次隨訪,39處傳統息肉有殘留(11.1%),4處SSA/P有殘留(8.7%)。經單因素分析,僅息肉尺寸為殘留息肉的預測因素,而年齡、性別與息肉殘留率無關。經logistic回歸分析,僅息肉尺寸與息肉殘留率相關,而息肉部位、性狀和病理與殘留率無關。
綜上所述,該研究采用病理活檢來觀察EMR術后SSA/P的殘留率,發現與傳統腺瘤的殘留率相似。因此,內鏡醫師在對≥20mm的SSA/P是否可行EMR治療的問題上可以不必再猶豫,SSA/P的不完全切除概率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