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化飲食方式或促進機體胃腸道的健康
2015-07-18 15:12
閱讀:1633
來源:生物谷
責任編輯:李思民
[導讀] 近日,研究者Mark Heiman在芝加哥的一項報告會中指出,過去50年里飲食多樣性的缺失或是引發人們出現肥胖、2型糖尿病、胃腸道疾病及其它疾病的主要誘因;飲食是調節胃腸道微生物組的主要調節子,人類腸道的微生物組中包含著數以萬億計的細菌,微生物往往會利
近日,研究者Mark Heiman在芝加哥的一項報告會中指出,過去50年里飲食多樣性的缺失或是引發人們出現肥胖、2型糖尿病、胃腸道疾病及其它疾病的主要誘因;飲食是調節胃腸道微生物組的主要調節子,人類腸道的微生物組中包含著數以萬億計的細菌,微生物往往會利用機體食物消化的殘渣來產生新的信號分子來促進胃腸道的微生物群同機體的代謝系統和胃腸道代謝系統進行交流。
微生物組需要多樣化的飲食來保證發揮最佳功能,然而當前的農業實踐和氣候改變往往會引發多樣化飲食的缺失,世界上大約75%的人口都僅僅消耗5種動物肉類及12種植物,在這12種植物中,水稻、玉米和小麥就占到了60%的卡路里攝入。Heiman說道,就像很多生態系統一樣,多樣性的飲食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非常健康的,在至今所研究的幾乎每一種人類疾病中,似乎都是微生物組的多樣性發生了缺失。
研究者指出,前期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個體相比健康個體而言,其機體往往存在著不同的微生物組構成,研究者制造了NM504,其是菊粉的成分,同時也是β-葡聚糖和抗氧化劑,研究者利用其對30名個體進行檢測,其中一般個體服用這種成分每日兩次,其它個體服用安慰劑,結果顯示,服用NM504的個體胃腸道中的微生物組組成發生了變化,同時這些個體機體的健康狀況也得到了明顯改善,主要表現為葡萄糖控制、飽食感的增加及便秘的減輕等。
完成了NM504的研究后研究者就開始將目光轉移到他們的“傳家寶”食物上,這種食物當年非常流行,但如今卻很少被吃了,研究者將這種飲食方式添加到人們日常的飲食中來觀察其是否會帶來機體健康效益,隨后研究者基于整個大豆豆莢開發出了一種名為MT303的物質,隨后對MT303進行了實驗研究,結果發現MT303可以改變機體腸道微生物組的組成,同時導致肥胖小鼠出現正向的健康效益,包括體重減輕及結腸炎被抑制。
最后研究者Heiman說道,服用上述兩種治療性制劑都可以達到促進機體健康的目的,而進行食譜多樣性改善的個體顯然將會長期享受這種潛在的健康效益;試想一下我們的日常飲食,而我們未來又將如何改變飲食的多樣性呢?是繼續單一的飲食方式或時尚餐飲還是稍微作出一點改變呢?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