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美冠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宣布收購美國Molecular Response公司的人源腫瘤移植模型庫。截至目前,中美冠科擁有約2000個不同膚色、人種的人源腫瘤移植模型,數量位居全球之冠。
什么是人源腫瘤移植模型?中美冠科(太倉)有限公司總經理戚亦寧告訴記者,通俗而言,就是把人類的腫瘤組織移植到去除免疫系統的實驗鼠身上,生成新的腫瘤。這種老鼠被稱為“荷瘤鼠”,可以供藥物測試使用。
“同一種腫瘤,在不同的人類個體上致癌方式、結構形態和基因改變都有很大的差別。對于制藥企業來說,一種抗癌新藥在30個和200個模型上進行試驗,精確性差別很大,”戚亦寧告訴記者,“中美冠科龐大的人源化動物腫瘤模型庫,可以幫助制藥企業進行更精確的藥物測試,也有助于以后對病人進行精準醫療。”
據介紹,冠科獨特的腫瘤模型,可以模擬出癌癥患者各個方面情況。公司技術人員花幾個月就能找到對藥物產生反應的模型和未反應模型在基因標記上的區別。因此,制藥企業在下一階段的臨床試驗中,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選擇患者,大大減少進入臨床實驗后發生的失敗率。
“一種抗癌新藥通常需要10-15年研發周期,10億-15億美元的研發費用,”戚亦寧告訴記者,“越早越精確地知道測試效果,可以幫助研發者決定繼續或終止項目,這將大大降低藥物研發的成本。”
據了解,Molecular Response公司目前擁有140000個獨特凍存的100%美國人源腫瘤樣本,其中包含約8000個可生長的人源腫瘤組織樣本。戚亦寧告訴記者,冠科可以借助于這些樣本開發出更多獨特的人源腫瘤移植模型。
此外,依托于龐大的腫瘤模型庫和藥物測試經驗,中美冠科還將開展腫瘤病人個體醫療業務。公司一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癌癥病人進行腫瘤手術切除后,冠科可以把病人的腫瘤組織接種到老鼠身上,建立他的替身模型。“通過對模型使用不同的藥物,觀察哪個藥效最好,可以幫助病人后期康復時有針對性地用藥。”目前,冠科個體醫療項目中,消化道癌、肺癌等癌癥已經進入建瘤和篩選階段,公司的檢測實驗室也正在申報非醫療機構檢測資質,以用于腫瘤病人的用藥篩選試驗。
中美冠科創辦于2006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主要專注于治療腫瘤及糖尿病等代謝疾病藥物的臨床前測試。目前,太倉公司共有員工170多人,其中30多名海歸博士,60多名碩士。碩士以上學歷占50%以上,本科以上占87%。目前,公司客戶包括全球前20名的制藥企業以及180多家中小型生物醫藥研發企業。
肺癌已成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別占比19.59%和24.87...[詳細]
在我國,肺癌發病率位居惡性腫瘤首位,約為46.08/10萬,占所有惡性腫瘤...[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