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表的一封致編者來信再次將人們的視線引入阿奇霉素與心臟性死亡這一話題。華盛頓大學Christine Khosropour等五位學者一致認為,現被美國CDC獲準主要用于治療衣原體感染、淋病的阿奇霉素(1 g/d),雖然2012年Ray等報道連續用藥5 d潛在心血管死亡增加風險,但在2013年發布的丹麥研究中并未被驗證。而且,目前尚缺乏阿奇霉素導致性傳播疾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確切循證醫學證據。
安全隱患
阿奇霉素屬于大環內酯抗生素,1980年由南斯拉夫藥廠普利瓦發明,于1981年獲批上市,臨床應用非常普遍。FDA批準的阿奇霉素的適應癥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社區獲得性肺炎、咽炎/扁桃體炎、非復雜性皮膚/皮膚結構感染、尿道炎、宮頸炎和生殖器潰瘍病。
2013年3月12日,FDA發布安全通告,阿奇霉素可能引發心臟電活動異常變化或導致潛在致死性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同年10月,SFDA也發布通知提到,以下高危人群應用阿奇霉素時應考慮QT 間期延長風險:已知QT 間期延長、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史、先天性QT 間期延長綜合征、緩慢性心律失常或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已知可延長QT 間期藥物患者,如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物和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致心律失常狀態患者,如未糾正低鉀血癥/低鎂血癥、有臨床意義的心動過緩,服用ⅠA(奎尼丁、普魯卡因胺)、Ⅲ類(多非利特、胺碘達隆、索他洛爾)抗心律失常藥物;老年患者。
循證新據
Khosropour等匯總性分析1996-2012年俄勒岡公共衛計委、1993-2010年西雅圖和金縣公共衛計委有關衣原體感染、淋病接受治療患者信息,共計269 179例患者,260 048例(97%)具備完整治療信息。平均年齡24歲,65%為女性,84%患支原體感染;其中162 385例(62%)接受阿奇霉素治療,其余患者主要行四環素干預。結果并未發現1例接受阿奇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治療患者發生心血管死亡(表1),5例死亡事件分別歸因于**(2例)、殺人(1例)、藥物過量(1例)和直腸癌(1例)。
該發現與去年Svanstrom等發表的試驗結果相吻合,后者未在丹麥研究中18——64歲基線心血管病低危患者中發現阿奇霉素與心血管死亡存在關聯(N Engl J Med. 2013,368:1704-1712)。但2012年Ray等對30——74歲對近34.8萬名服用阿奇霉素患者與約320萬名接受其他抗生素(阿莫西林、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或未服用抗生素患者進行對比研究(N Engl J Med. 2012,366:1881-1890)。初步顯示阿奇霉素治療5 d小幅推高心血管死亡絕對風險,以基線心血管病高危患者最為顯著;相比阿莫西林,每百萬可額外療程可增加47例心血管死亡。
而在Khosropour等報道的分析中,僅1例死亡與阿奇霉素劑量過大相關。因而他建議,醫生大可遵循現行CDC有關性傳播性疾病治療指南,放心地為衣原體感染和淋病患者制定阿奇霉素治療方案。目前,專家普遍認為,心血管病高危患者或服用阿奇霉患者出現心律不齊、呼吸短促、眩暈等癥狀,仍需及時就醫。
近期,美國心臟學會(AHA)發布了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相關事宜的科學聲明,...[詳細]
糖尿病與冠心病互為高危因素。當糖尿病與冠心病并存時,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心血管...[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