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治療兒童內分泌疾病非常少見。而且在這個領域,大多數外科醫師經驗有限。為此,來自美國梅約診所的Anna Kundel教授及其團隊總結了過去二十年期間由高手術量的內分泌外科醫師在兒科患者進行手術的經驗,發現兒科內分泌手術可以在高手術量的外科醫師操作下安全地進行,而且其并發癥發生率與成人內分泌手術相差無幾。該些結果在線發表在2013年12月11日的《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雜志上。
這些手術在美國梅約診所進行。受試者為年齡小于19歲,并接受內分泌手術的患者。回顧性調查人口統計資料、手術方式、診斷、發病率和死亡率。
這些兒科內分泌手術經驗中,共有241例原發病例,包括177例甲狀腺手術,13例頸淋巴結清掃術,24例甲狀旁腺切除術,14例腎上腺切除術,7例副神經節瘤手術和6例胰腺手術。患者的平均年齡為14.2歲。177例甲狀腺手術患者中,133例患者為甲狀腺全切術,44例患者為偏側甲狀腺切除術,53例患者接受中央區或頸側淋巴結清掃術。對98例甲狀腺全切術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有4例患者(4%)發生永久性甲狀腺功能減退,沒有患者出現永久性喉返神經(RLN)癱瘓。頸淋巴結清掃術后遺癥包括暫時性喉返神經麻痹和Horner綜合征。24例患者接受甲狀旁腺切除術,其中20例為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HPT),3例為三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1例為家族性低尿鈣性高鈣血癥。有3例患者(16%)術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復發,這3例患者均伴有多發性內分泌腺病;1例患者出現暫時性喉返神經麻痹。梅約診所過去20年期間進行了7例雙側腎上腺切除術,7例單側腎上腺切除術,其中8例是在腹腔鏡下完成。適應癥包括嗜鉻細胞瘤、庫欣綜合征、腎上腺皮質癌、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癥和神經節細胞瘤。1例患者因腎上腺皮質癌死亡。5例副神經節瘤患者有琥珀酸脫氫酶B突變,并且1例術后復發。6例胰島素瘤患者中5例接受胰腺腫瘤剜除術,1例接受遠端胰腺切除術;其中1例患者出現單一術后膿腫,并經非手術方式處理。
該研究發現,兒科內分泌手術并不常見,但可以安全地進行,而且其并發癥發生率與成人內分泌手術相差無幾,最重要的是這些手術由高手術量的外科醫師操作。
研究背景:內分泌腫瘤在童年時期非常罕見,兒童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為1-2000/100000,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患病率為2-5/100000,腎上腺皮質腫瘤患病率為2/10000000,胰島細胞腫瘤更少見。由于兒童和青少年代表一個健康的人群,疾病很少見,多是偶然發現的。這表示與成人患者相比,兒科患者多有疾病特異性癥狀,而且處于晚期。因此,更多的患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而且,當有一個缺乏經驗的外科醫生進行手術時,可能伴隨著手術并發癥的風險增加。
糖化血紅蛋白(HbA1c)以其穩定性佳、簡便易行等諸多優勢,近年來被廣泛應...[詳細]
對1型糖尿病的免疫治療距離現實又近了一步,一項早期臨床試驗的結果顯示,輸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