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異位甲狀旁腺需要行手術切除術時,大多通過頸部切口,但是1%~2%的患者將需要經胸骨或經胸擴切口手術。微創手術是最近出現的一種作為替代傳統侵入性手術方式的新方法,然而其相關數據仍比較缺乏"這種情況,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梅奧診所普胸外科的Wigle博士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結果在線發表于2013年8月20日的《胸外科年鑒》(AnnThoracSurg)雜志上。作者發現微創縱隔甲狀旁腺切除術與開放手術相比療效相似,住院時間明顯較短。
該研究回顧性分析了1980年3月至2010年9月,33例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伴高鈣血癥行縱隔甲狀旁腺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以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為主要診斷32例。
23例患者術前予以锝-甲氧基異丁基異腈掃描定位。進行微創切除術18例,15例接受了開放性手術。9例患者采用最常見的微創手術方法是電視胸腔鏡,11例患者采用最常見的開放性手術方法是胸骨正中切口。22例患者術中進行甲狀旁腺激素的監測。異位腺體15例患者位于胸腺內,位于肺動脈窗7例,其余的11例位于胸腔其他部位。
研究結果,確診為甲狀旁腺瘤21例,甲狀旁腺增生9例和甲狀旁腺癌。各組無早期死亡。微創手術組1例因為血胸需要再次手術。術后出現并發癥8例,4例發生最常見的低鈣血癥。平均住院微創手術組明顯較短(2VS6天,P<0.001),但兩組之間發病率和死亡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平均隨訪時間為3±3.7年。
該研究發現,微創縱隔甲狀旁腺切除術與開放手術相比結果相似,住院時間明顯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