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文章的背景資料,絕經期激素療法繼續在臨床中應用,但有關其對預防長期慢性疾病的風險與裨益的疑問仍然存在。所以婦女健康倡議(WHI)的激素療法試驗在研究人員發現其健康風險要大于其裨益之后被停止了。
波士頓市布里格姆和婦女醫院的Manson及其同事對2項有著持續性干預后隨訪并根據年齡及其它重要變量進行分層的WHI激素療法試驗的結果提供了一個全面、綜合性的總結。這項研究包括了2萬7347名年齡50至79歲的絕經期婦女,她們在1993年被納入到40個美國的醫療中心內。有著完整子宮的婦女接受了馬結合雌激素(CEE)加醋酸甲羥孕酮(MPA)(n = 8,506) 或安慰劑 (n = 8,102)。先前行子宮切除術的婦女只接受CEE(n = 5,310) 或安慰劑 (n = 5,429)。在CEE 加 MPA試驗中的干預持續時間的中位數[中點]為5.6年,在僅用CEE的試驗中為7.2年,而其隨訪時間為另外的6-8年,直至2010年9月30日。
研究人員發現,在干預期間的CEE+MPA的整體風險要超過其裨益。對冠心病、乳腺癌、卒中、肺栓塞、癡呆癥(在年齡65歲或以上的婦女中)、膽囊疾病及尿失禁而言,其風險有所增加。其裨益包括髖部骨折、糖尿病及血管舒縮癥狀的減少。大多數的風險及裨益會在干預后消失,盡管乳腺癌風險的某種升高在隨訪期間一直持續著。
對先前接受過子宮切除術的婦女而言,其CEE的在干預期中的裨益和風險更為均衡,它有著卒中及靜脈血栓形成風險的增加,髖部與總體骨折風險的降低以及乳腺癌的非顯著性減少。在CEE的干預后期,出現了乳腺癌的顯著減少,而大多數的其它轉歸則是中性的。對僅接受CEE者而言,較為年輕的女性(50-59歲)在全因死亡及心臟病發作上有著更好的結果。
這兩種治療方案都不會影響全因死亡率。
文章的作者寫道:“總之,目前的基于來自干預、干預后及累計試驗后停藥期的WHI結果不支持使用雌激素-孕激素或僅用雌激素來預防慢性疾病。”
“盡管激素療法可能是在絕經早期一般情況健康的婦女中的一種處理中度至嚴重絕經期癥狀的合理選項,但與激素療法有關的風險結合伴隨亞組分析的多種測試的局限性排除了支持用CEE進行疾病預防的建議,哪怕是在較年輕的婦女中。目前的發現還提示,鑒于冠心病的高風險及與其它在這種情況下與激素療法應用有關的轉歸,當在老年組中考慮激素療法時需要謹慎,即使是在存在著持續性血管舒縮癥狀時也是如此。”
補血益母顆粒在臨床應用中未見不良反應,是治療氣血兩虛兼血瘀型產后腹痛的一種...[詳細]
目的觀察補血益母顆粒治療功血的療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將來自臨床的86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