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關系的基石--信任
2018-07-17 16:09
閱讀:3099
來源:愛愛醫
作者:點*管
責任編輯:點滴管
[導讀] 近些年來,“醫患溝通”、“醫患關系”、“醫鬧”等詞語早已經活躍在廣大醫生朋友的朋友圈,“醫患信任”問題也已成為早交班時主任頻頻強調的問題。疾病是***,醫生和患者本應該像戰友、家人一樣,齊心協力、互相信任,共同戰勝病魔,然而在病魔面前,卻是互相猜忌,相互指責,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戰友,是家人。醫患之間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戰勝疾病,迎來健康。
作者:bai5178321881
近些年來,“醫患溝通”、“醫患關系”、“醫鬧”等詞語早已經活躍在廣大醫生朋友的朋友圈,“醫患信任”問題也已成為早交班時主任頻頻強調的問題。疾病是***,醫生和患者本應該像戰友、家人一樣,齊心協力、互相信任,共同戰勝病魔,然而在病魔面前,卻是互相猜忌,相互指責,最終受傷害的還是戰友,是家人。醫患之間只有相互信任,才能戰勝疾病,迎來健康。
那么,醫生應該怎樣獲得患者信任和理解呢?
1.銘記希波克拉底告訴醫生這輩子的使命。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當他深陷痛苦的時候,需要你的幫助和安慰,而不是程序化、公式化的問候,要待患者如親人。作為一名醫生最應該具備的是高尚的醫德。在美國紐約東北部的撒拉納克湖畔,鐫刻著西方一位醫生特魯多的銘言:“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段銘言越過時空,不分國界,久久流傳。
2.醫生應該具備過硬的醫療技術,精湛的醫術是醫生立足患者心中的資本。
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夠準確的判斷患者病情并給出相應的治療方法,迅速解決病人的痛苦。醫生面對的是生命,容不得半點馬虎,有些錯誤犯了就無法挽回。因此,醫生在醫術上一定要精益求精,所謂“藥到病除,妙手回春”。
3.從事任何工作,都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細心,特別是醫生行業。
無論年輕力壯、老弱婦幼、輕重緩急,都要一視同仁,認真細心對待,始終把患者放在首位。老子曾說過,“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對待患者也是這個道理。多一份細心,多關注一個細節,當你查體時先把聽診器的聽診頭放在手心捂熱后,再放到病人的胸口位置,這樣患者就不會感到冰涼,互相考慮減少矛盾發生,增加患者的信任。
4.精益求精,為患者提供更精確的診療,增強患者信任度,減少醫患**。
醫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職業,每天先進醫療知識都在更新,我們對疾病的認識是有限的,但是疾病卻是日新月異的改變著。作為醫生,應該不斷學習醫學知識,尋求對疾病更新的認識和治療方法。學無止境,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活到老,學到老,在不斷地深入學習中增強患者信任度,為患者提供更精確的診療,減少醫患**。
醫患之間相互信任是醫患關系的基石,是減少醫療矛盾的出路,更是掃除病魔的利器。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醫患關系會迎來美好的春天。
版權聲明:
本站所注明來源為"愛愛醫"的文章,版權歸作者與本站共同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注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
聯系zlzs@120.net,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